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从抒情文体向议论文体的历史过渡

阅读:436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8 11:48:31
 题目的对立面很鲜明,在字面上,互不相容,对考生的思辨能力挑战性很强,首先是,在相反(过去和不会过去)到相成的转化(现在中就蕴含着过去)。智性的发挥空间很大,大而至于自然史,民族史,小而至于一棵树苖的疤痕,童年心灵的梦想等等,正面和反面,都可能和当前外部的形态精神特征有因果关系。直接对立的素材,不但为智性分析提供了空间,而且有上升为哲理性的可能。当然,这样的题目,并不绝对排斥抒情,但是,缺乏一定的理性分析,抒情的诗意将失去基础。有了哲理的基础就是抒情也因而达到了情理交融的深度,如舒婷的《这也是一切》所说: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在此类命题中,和上海卷在哲理意味上异曲同工的是辽宁卷“哲学家拿一个苹果给同学们看,说这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么?有的学生说闻到了。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拿着苹果转了转,一个学生说没闻到,一个摸了摸问:这是什么苹果?另一个说我感冒了。最后哲学家把苹果给大家传看,才知道是一个用蜡做的假苹果。”这里涉及的是主观预期和客观实在的关系问题,命题的重点显然是挑战考生的在对立面(客观的假和主观感知的真)中寻求转化的原因。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广东卷的“回到原点”。应该说,在所有命题中,这个题目难度是最大的。“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长河的源头,坐标的中心,事物的根本。看起来,指向性有点模糊。和上海题的“过去”“不会过去”直接提供对立面,而是把把“原点”的针对性隐藏起来了,“原点”所针对的是“当下”,“源”针对的是流、“起”针对的是终,“中心”针对的是边缘,“根本”针对的是枝蔓。把对立面还原出来,就不难分析,展开论述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个题目对考生的思辨能力挑战相当严峻,缺乏思辨修养者,很可能写成强调 “不忘本”的片面抒情的文章。
如果允许我命名的话,这类题目可以叫做问题性命题。就提出问题而言,这种题型和美国托福式和英国雅思式的命题类似,甚至可以说与欧美命题的议论模式基本接轨:其特点是,把一对两难矛盾置于考生面前,迫使其作理性分析。此类命题在比之往年显著增加,实在不可忽视.更直截了当的是全国题: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世界首位.《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网民调查,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要求以此为文。这是一道典型的智性(而不是感性)素质题,提供的素材,比之湖北卷的“旧书”那样单纯到单调的题目,丰富而且复杂,对于考生来说,在有限时间里,确立独特的命意和建构有序的思路,其困难不亚于某些数理化的难题,如果对时事,对国家的命运从未有相当的关切,没有足够的感性体验和理性的概括力,连破题都很难,更不要说将如此宏大素材凝聚为贯穿到底的主题。这样的题目,考的就是从感性上升为智性的议论能力,具体分析能力,思路的驾驭能力。从形式来说,则无疑在议论文体的自觉把握,抒情话语最多只能成为依附性的陪衬。
     来源:网络  编辑:xiaoxiao@126.com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