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课改新论 >  阅读文章

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师角色思考

阅读:93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2/28 19:25:23

     新课改要求我们重新反思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进行教学?在新课程的视角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但是不管教师角色如何变化,教育教学对每一位教师素质的有些要求是永恒不变的教师应该是一名学者

  1.具有学者气质的物理教师是我们的目标

  具备知识储备、科学素养的教师,在涉及到物理概念的引入、规律的得出、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时一定会循循善诱,收放自如,还时间给学生;尽量让学生在明白基本概念、观点及提供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寻求结果,这样既能体现新课改中的探究和自主、合作,又能培养科学素养。比如,高一学生在刚学习圆周运动时,在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往往额外加一向心力。出现这种错误有一定客观原因。过去讨论直线运动时,我们并没有给物体所受合力按其作用另起名称。例如起重机向上加速吊重物时,拉力T和重力G的合力使物体产生向上的加速度,这里,我们并没把TG的合力T—G叫做向上力,也绝不会认为除受重力、拉力外,物体还受向上力。而在学习圆周运动时,却把产生加速度的合力起个特殊的名称向心力,使学生容易误认为它是独立于各种力之外的某种力。其实,向上力”“向心力属于同一范畴,只不过是对合力另起个名称罢了。认识到这点,在向心力和天体运动的教学中,突出力的观点构建知识网络,用一个牛顿力学公式让学生科学地学、科学地用,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相信科学、应用科学。

  2.精深而广博的学科知识

  新课程的教学需要综合型教师。物理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时时关注科学前沿,了解相关学科边缘知识。当今物理学已发展成相当庞大的中心科学,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分支,如原子分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现代光学、低温物理学、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物理学等;而物理学与其他基础学科的结合,又形成许多边缘学科:如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天体物理、地球物理、大气与海洋物理学等。在推进人类对自然的观察认识中,物理不断扩大人类的视野,大到上天人地——天体、宇宙物理学,海洋声学等;小到探微览幽——粒子物理学等,构成了向微观、宏观、宇观等领域的复杂的探索前沿。科学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师不应成为只是传授知识文化而忽视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传授者角色。教师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

  3.深厚的人文素养

  物理知识本身对人的文化层次的影响是必然的,物理知识的有无或学得好坏影响人是否更能适应各种环境和更好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应试教育迫使教师过多重视用知识解题,难以着力于展示科学知识是如何艰难地形成,将物理教学应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简单化为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反思近十年来某些领域泛滥的伪科学,参与其中的不乏高文化水平的人。由此可知,强调科学文化素质和学科知识水平的区别,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在自由落体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花足够的时间介绍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两个不同时期人物观点的碰撞。还布置课外作业:查阅人物资料。另外,物理学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动题材。比如,在汽车过拱桥和汽车转弯,全反射临界角等的教学中,渗透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物理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依据的观念。比如,在引力常量测定教学中,突出了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作用和测出引力常量的意义:该实验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引力公式的正确,还使引力公式具有实用价值。

  二、教师应该是一名艺术家

  1.教学是一门艺术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写道: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艺术化的物理教学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与学习的欲望。钻研教学的艺术,将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艺术更加完美地结合起来,是每个物理教师所要追求的高远境界。

2.激发物理学习兴趣需要教学艺术

  创设鲜活的生活或实验的物理情景,符合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激发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科书、习题中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成定论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实验探索可以深化学习兴趣。例如,在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测引力常量的教学中,对于扭转力矩这一物理量的理解、平面镜的角度放大,笔者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举出扭转实例和光线转动实例。有学生回答:湿衣服拧干,放手后会转回来。还有学生拿出抽屉里面的镜子跃跃欲试,我马上接着问:光源呢?有学生回答:激光笔。经过这一问答,使实验情景更清晰了。

  3.展示物理学科之荚需要教学艺术

  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展示其美学特征,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物理内容的简单美,如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科学、准确、简洁。物理学的对称美,运动与静止,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电生磁等揭示了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物理学理论的和谐美,比如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让物理学美的素材震撼学生的心田。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

  4.营适良好教育生态需要教学艺术

  从教育生态角度看,教师和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生命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生命融合。教师要像表演者一样,把整个教室当作舞台,充分运用语言艺术、脸部表情,肢体语言,寓教于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遇到一题多解,把常用方法叫基本招,特殊方法叫绝招。这种贴近生活,幽默的说法。使学生精神一振,在欢乐的笑声中接受知识而不知疲倦。物理知识是抽象的,但老师如果能适时、恰当运用一些艺术方法,则会有助于学生接受和记住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结论。比如,在位移教学时,会讲到这样一个例子:从A点出发,有三条途径到达B点,不管是走哪条途径,位移都是A指向B的有向线段。笔者在讲授这个例子时,发现学生气氛比较沉闷,就适时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最喜欢走哪一条途径?回答是走直路。我暂不回答并问第一条路途中有你的好朋友,第三条路途中有个网吧,你们会怎样选择?答案不一。最后我总结:不管你走哪一条路到B点,位置变化的效果都是一样——到达目的地。这种生活化的物理情境,能及时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物理知识一节成功的教学课,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真正的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的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它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是一名教育家

  1.育人是物理教师的天职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性格、潜能的发展,在价值上已经超越了知识学习,教师的职责应该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向关心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近阶段,很多学校都意识到,高中教学管理的薄弱环节是学生的管理,尤其是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育,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通过不断地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学生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任何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还包括教师思想观点和道德精神,所以教学从来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活动,而是具有教育性的活动,教书总是结合着育人的。我们应当自觉地结合物理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2.物理教学蕴涵看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

  我们可用中外物理学家的事迹、格言,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比如,笔者在原子核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法拉第断然拒绝英国政府请他领导研制用于克里米亚战争的毒气;玻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致力于促进核能的和平利用;爱因斯坦对美国使用原子弹强烈不满,后来全心投入废除核武器的运动。教育学生认识科学是为人类服务,要有坚持正义的品德。我国也有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的事迹对学生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如王淦昌甘愿隐姓埋名,献身两弹;钱学森学成必归,报效祖国;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毅然放弃外国优厚待遇和工作条件,返回祖国,钱伟长的弃文从理,他曾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要学造飞机大炮。这些都将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学生坚定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志向。在讲授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时,可以将牛顿的一段名言介绍给学生,我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尔拾到一颗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通过这段名言,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以上只是笔者对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的一点认识。一位教师只有具备学者、艺术家、教育家的教育品质,具备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品性,并成为心理相容的学生的良师益友,才有真正的有效教学。

     来源:网络  编辑:xuesh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