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二中 潘小平
【内容摘要】
高中历史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学生都忙于应付各种资料,对于历史课本的开发力度有些不够,本文主要选择了中英文对照表的利用进行阐述。分析它的在历史教学中必要性,可行性。总结在利用中英文对照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中英文对照表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历史教学
在高中历史课教学过程中,有一块东西很容易被课任教师及学生们忘记,甚至读了整整三年的高中历史课,感觉自己书本都翻烂了的学生,只要你问问他,对于书本后面的中英文对照表可否看过,或者可否读过,或者是否熟悉,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感觉很诧异,有的甚至觉得书本上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一点也可以从课题小组的问卷调查中得到印证。因而作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引领学生合理应用这一块内容就显得相当有必要。
但是,对于这一块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的重视,教师需要有相应的英语水平,需要学生也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会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利用的恰当,合理的话,还可以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历史考试的成绩。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就发现这种中英文对照表的合理利用,有相当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中,需要介绍《权利法案》,很多老师对这个法案的介绍一般会直接进入法案的内容,而实际上,应该对它的翻译问题进行一点点说明,请学生看看中英文对照表,看看rights和bill分别是什么意思?联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怎么和课本上的意思有些差异呢?笔者在涉及到这个问题时,会议提问和启发的方式与学生一起探讨。对于高一的学生,对于rights,基本都能够知道是“权利”的意思,而对于bill的意思则有点吃力,这时笔者会让同学们能不能查查字典?看看是什么意思呢?结果当然很简单,他们能够清晰地说出它的原始意思就是“清单”,那么两者联合起来直译的意思就是“权利清单”,只不过是课本上的翻译显得比较有文采,也就是我们常常采用的意译手法。从字表面的意思可以看出来,实际上《权利法案》很简单,就是英国议会以法律的形式,将国王应该享受的权力与议会应该享受的权力,用列清单的方式,一条一条的列出来,清清楚楚。以便双方以后更好的相处,各司其职。可以看出,对法案的英文进行适当的解释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君主立宪制的理解的。
再比如在讲到必修一第8课,《美国联邦制的建立》这一课时,可以对宪法“constitution”,进行说明。还有后面讲到后面的美国的两党制时,很多人在听课时知道是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垒,但是联系到“驴象之争”,谁是“驴”谁是“象”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忽视或遗忘,可不可以找到一种方法巩固我们的理解呢?笔者的教学经验是引领学生熟悉的猴子这个单词,初中的时候都已经很熟悉,都会清晰地回答出是“monkey”,然后,笔者随即告知学生驴子和猴子有很高的相似性,都是动物,而且两个英文单词的写法非常相似,只需要将“monkey”中的“m”改成“d”即可,合起来就是“donkey”,也就是驴子的意思。而民主的英文单词是“democracy”,可以让学生读读这个单词,只要会读拼音,就能读出来。而且民主和驴两个单词的首字母都是“d”,这就是我们记住他们非常好的联想方法了。
一般来说,做到这些,有几个条件是需要满足的。
首先就是老师要下好足够的功夫,要熟悉英文,掌握好英语和英语的单词,多备课,思考课文,争取随时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相应的英文结合起来。
其次是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英语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而能不能做到呢?根本的是要对英文及英文单词的解释要生动,充满趣味性,要让学生感觉到确实很简单,至少要让学生感觉到比他想象的容易得多,有趣得多。要打消学生对英语的天然的排斥感。比如说英国的内阁,在英语里叫“cabinet”,在我们的印象里,内阁作为一个国家的政府,好像很严肃,很庄重,如果这样去记,或抱着这样的态度去理解内阁,印象深不了,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请同学们翻一下英语单词,看看“cabinet”它有几重意思?结论很简单,学生能告诉我们,有小房间,小阁楼的意思,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同学们看得很对,内阁原本的意思就是这样的,因为当年英王召集大臣开会商量国家重大事情的地方就是在一个小房间里,慢慢地国王不主持会议了,换成了首相来主持,掌管了国家重大的行政权力,后来将它逐渐固化了,加上些语言上的修饰,就成了内阁了。从他形成的过程来说,有点类似于中国明朝时的内阁。
第三,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能做到“坚持”两个字。要把这种思维方式浸透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习惯,而不是学习过程中的作秀。
总而言之,充分地,有效地利用课本上的每一个有用的信息,是我们学好历史知识的必修功课,因此,在教学中合理应用中英文对照表就成为教学中的考验教师的课题了,但无论怎样,首要的是,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它采取足够重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