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地理:关于构建和谐地理课堂的探讨(新课标)

阅读:125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9/11 8:54:56
关于构建和谐地理课堂的探讨
【摘要】
     地理是一种修养,地理是一种气质。吴传钧院士在谈地理教育改革问题时说:“地理教育是一件头等大事。它不仅关系到发展地理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吴传钧院士的讲话明确提出了学生素质与地理教育有直接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的地理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人的一辈子。在新课程标准形势下又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高中的地理教育要是高质量的教育,而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应该有有效的地理课堂,有效的地理课堂,应该是和谐的。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的各种主要因素的良性互动和因素作用的充分发挥。而如何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与教师一道去探寻知识,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的。那么,努力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兴致勃勃的求索,更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应抓住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因素:人的因素〔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教法和学法因素。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努力:致力于良性互动,建立和优化感应场;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实践,体验,思考,归纳,提升,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并能应用;适时适宜地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重教与学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应当加强积累研究,提早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
     新课程 和谐   地理课堂
 
【正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改革开放、经济、政治、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党和政府正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国进一步繁荣强盛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构建和谐教育、和谐学校、和谐课堂教学,正是最好的时机。
     一、对构建和谐地理课堂的理解和认识
     什么是和谐课堂教学?本人以为,和谐是相关关系之间的一种互动、互相促进的良性状态。和谐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的各种主要因素的良性互动和因素作用的充分发挥。
     现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说法比较热门,其实“和谐”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时髦事物,而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像一幅画的美就在于它色调、构图等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优美就在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研究和谐教育正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怎么讲都不过分,自不必多言。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协调和发挥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同时还要有时代性。我们不断优化地理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方式等,应当突出其教育的目的。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一切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积极上进、思维开启、乐于实践的良好氛围中,有效、高效地学习。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在以本学科教学为主的前提下,结合学科教学,发挥好育人作用,全面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创设和谐的地理课堂呢?
     二、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创设情感氛围,促进老师和学生关系的和谐
情感、态度在过去的教学中不够重视。从理论上讲,学生对地理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地理至关重要。不可设想,一个对地理情感冷漠、态度消极的学生可以学好地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和态度往往被排除在教学关注范围之外,既无针对性的培养,又无科学性的检测,更无实效性的成果。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只有主观上愿意学、有兴趣学、有良好的习惯,才有可能学好地理。 
     一切和谐的事物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就是顺其自然。教学过程中只有按照学生这个年龄的心理、生理特点来设计,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达到地理教学目的。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我们老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而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更是一种美,一种永恒的美。在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课堂氛围充满民主、平等与和谐。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地理课堂教学的基础。老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我认为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轻松的教学流程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轻松起来。试想,铃声响后,学生看见讲台前板着脸的老师,谁还能轻松起来。因此,老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其次,老师不要刻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压力。有的老师喜欢一上课给学生个下马威,先来个背和罚,这如何能让学生轻松起来呢?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已够多的了,有来自家长、老师和同学,重重的压力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了,这些均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背道而驰。因此,地理知识的呈现也要轻松、自然。通过轻松的形式呈现有趣的地理学科知识,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不仅易懂,而且乐学。
     2、幽默的教学表达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有时面对学生的差错,也不必声色俱厉,幽默地纠错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如:学生在学习天体的概念时,我就把宇航员当个例子来列举。上课时,我问学生“宇航员在地球上可以称为天体吗?”学生回答:“不可以!”我又问:“在太空中,宇航员与宇宙飞船失去联系,而以很快的速度绕地球公转,那宇航员可以称为天体吗?”学生笑着回答说:“可以!”,紧接着我又问:“过了一段时间宇航员穿越大气层与大气发生摩擦而成为流星还可以称为天体吗?”学生大笑回答说:“不可以!”通过这样幽默的例子让学生永远记住了天体的概念。
     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幽默启悟,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               
     3、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个“四块糖果”的故事。这说明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作为教师要努力放大他们的优点,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针对本学科的特点,把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实践充分证明,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了,教师的行动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知识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知识的磁铁了,这样的师生和谐的关系,就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二)创设活动氛围,构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和谐
课程标准观认为,课程不再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课程也不再是教学法计划和目标,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不再只是由教材这单一因素构成的静态课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互相作用形成的动态生长的构建过程。这种过程离开活动是无法实现的。活动是人存在的形式。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特别是以师生、生生的合作性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发展。
     1、目标导课堂,让学生有桃子可摘。
目标导课堂指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观点来统率课堂教学。施行“有效”教学,首先要设置有效适当的教学目标。我们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把每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保底不封顶”;第二层次中等生必须达到的,后进生跳一跳也能实现的;第三层次优秀生能发挥余力的。
     2、兴趣贯课堂,让学生感到有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兴趣贯课堂是课堂上教师自始自终凭借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活动等有意义的信息或技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1)灵活运用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以地理课为例,课的起始阶段:可用疑问启思、练习启疑等方式激趣,使“课伊始,趣味生”。课的发展阶段:可用揭示矛盾、比较对照、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方式激趣,使“课正行,趣正浓”。课的结束阶段:可用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等方式激趣,使“课已尽,趣犹存”。教师呈现信息技能有意义,学生对上课富有亲切感,怎能不激起内心的涟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2)采用多样手段。
     平时,我们常常看到“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课堂的现象,这种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做法是缺少意义的,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须创设条件,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努力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图片、模型、实物、自制教具等传统的直观教具的作用;另一方面,努力创设条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3)引导学生参与。
     如何改变课堂上的“一言堂”、“讲得多,练得少”的现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实际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多种感官活动,通过看看、听听、想想、讲讲、做做等产生复合刺激,增强参与效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用讨论交流、竞赛抢答、画画演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人人参与。
    (三)创设质疑的氛围,构建老师提问和学生思考的和谐
     新课程标准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质疑问难往往被老师们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问难或在教师讲解引导之前,或在教师讲解引导之后,或在教师讲解引导之中。质疑问难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探究学习的能力,多元思维的品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应创设多种自主学习的活动形式,打开学生思路,让课堂质疑充满生命力。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寻疑,即引导学生动脑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释疑,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交流等释疑;引导学生存疑,对一些当前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告诉学生留待以后适当的时候再研究。质疑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共同努力。学生敢问爱问是培养的前提,会问善问是培养的关键。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创设体验的氛围,使学生和谐的掌握地理知识
     潜能在体验中发展,智慧在感悟中生成。体验是学生由知识通向智慧的中介和桥梁。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亲身旅历和感悟,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叶圣陶先生说:“体验的方式并非一途。”体验学习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学生的任何一种试图理解所学的努力都可以说是体验。体验活动的方式有模拟体验,实验操作体验,活动中体验,实地观察体验,创高情境教学体验等。如在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课时,在讲解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别时,我就让一个学生扮演太阳,一个学生扮演遥远的恒心,另一个同学扮演地球,扮演地球的同学在绕扮演太阳的同学公转时,自己也在自转,进而得出因为参照物的不同而出现了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别。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通过体验情境、描绘情境、演示情境的活动中,深刻地理解了教材的主要内容,受到具体生动的形象感染。通过体验表演,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地理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地理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为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应当提早做好充分准备
     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日之功,更不是随意组织,而是需要平常的学习、思考、研究、积累。教学过程的优质高效,其重要保证,首先在于课前的优质准备即教学设计。
     研究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水平,身心状况,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适应性,有利于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师生互动。就实际情况而言,对学生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
研究重组教学内容,抓住根本,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教学进程要非匀速运动,内容有详有略,既要适应学生的当前阶段,又要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即有适当的前瞻性。在教学设计阶段,既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循序渐进,又要充分的设计安排多样有效的学生课堂活动,使教学目标更好地真实实现。这要求老师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艺术更高,还要在课前的教学设计阶段建构课堂教学进程框架,而教学内容是基础。
     研究、选择、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和有效)。在了解学生状况和确定重组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理所当然我们应当事先选择教学的形式,方法和手段,以保证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各种素质,和实现教学目标。这里尤其要强调,教学的方式方法手段的选择,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它不是教师个体的自然应对或随意使用。要选择、对比、优化,确定适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在教学进程的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法方法和教学法手段,给学生不同的刺激,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有效的学习。当然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我们要遇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临机处置,而课前的充分准备也正是临机处置的前提。我们只要认真做好了课前准备即教学设计,真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教书育人的效率和效益,才有保证。没有较高效率和效益的地理课堂教学,不是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
     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比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要高得多。因此,要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就必须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几个因素如何协调相处,使之和谐。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来源:网络  编辑:地理sikao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