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公布,不少成绩未达目标的考生开始为下一步做计划,复读市场也悄然升温。为何热衷复读的学生仍为数不少?面临复读选择,考生该如何权衡利弊?
近日,北京多家复读机构的咨询与报名人数逐日增加,复读市场再度升温。而根据近年来的统计,高考复读人数约占当年报名人数的15%到20%。“一考定终生”的坚冰已逐渐融化,为何如此多学生仍选择用一年或几年时间从头再来?
北京学生小燕(化名)的话或许能解释这一疑问:“当同学都已步入大学丢下我们时,我们更应努力向前,不放弃。蜗牛和雄鹰都到达过金字塔,如果我们不能做雄鹰,至少可以做蜗牛,那与雄鹰看到的风景是一模一样的。”
小燕第一年的高考成绩是607分,与第一志愿北京大学失之交臂。复读一年后的高考成绩达到646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培训中心负责人王志祥向记者介绍说,每年都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成绩较高,但一心要读名牌大学,甚至非北大、清华不进;还有一类则是成绩在高职专科线徘徊的学生;另外还有因生病、谈恋爱、发挥失常等特殊原因遭遇滑铁卢的学生。
人大附中老师赵晓萍对记者说,复读的学生都肩负着“三座大山”,一是第一年高考失败带来的阴影,二是再次高考面临的压力,三是应届生所带来的“威胁”。应对这三座大山的办法是,全面分析优势和劣势,知己知彼、增强自信。
赵晓萍说,在她接触的复读生中,并非所有人的成绩都会提高,但在经历人生“第一道坎”后,这些重整旗鼓的孩子经过磨砺,大都呈现出令人惊喜的变化,从性格到处事,都变得更加成熟。
与此同时,复读存在很大风险,王志祥总结了几类不适合复读的学生:一是没有学习积极性、迫于家长或其他压力复读的学生;二是成绩提升空间很小、与理想院校差距过大的学生;三是压力过大、心理较不稳定的学生。
教育专家建议,目前国外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大专、民办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招生人数越来越多,高考不是升学的唯一途径,有些考生及家长应该及时转变“教育一定要走完全程”“哪怕三本也要上本科”的理念,结合就业与未来发展,做出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