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场需要坚持三年的马拉松,需要持之以恒,而非跑跑停停。学习不可走极端。距离2020高考越来越接近了,高三学生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复习进入了白热化进程。很多同学砸入了大量的时间,然而复习的成果却并不好。原因具体分析,就是方法不对,有力气却使不在刀刃上,事倍功半。最常见的三种低效复习方式,你有中招吗?
一、自习过于注重,轻视课堂
进入高考冲刺阶段,学校都会有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等等。大家的自习时间比高一高二的时候要多出很多。
于是,很多同学踏入了一个误区:要更大更多的加大复习时间,课堂复习则显得可与可无。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虽然说,有些尖子生会认为课堂上的内容有些简单,不如自己看书,但是课堂是至少合适于班上八成以上的同学的。
如果你是尖子生,觉得老师教授的内容比较浅、速度比较慢,可以在消化老师讲授的基础上自己钻研更多东西。
比如,用更快的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剩下的时间去做自己的练习。但是也一定要确保老师上课的内容自己都弄清楚了,查缺补漏,切不可好高骛远。
二、沉迷题海战术
在实战中提高,从错题中总结。这一定是很多同学坚信的真理。随着高三知识难度的加深和考试内容综合性的加大,必要的一定的习题量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同学进入了题海的误区,仿佛只要自己习题做的足够多,就一定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殊不知,题海战术需要适量,高中的知识系统性很强,但是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点。
第一阶段(第一轮、第二轮复习)的习题主要达到的是找到自己薄弱点和知识盲区的作用,之后回归教材做只是总结,多思考,这样才有提升。
第二阶段(冲刺阶段)的题海,则是找做题感觉、继续查缺补漏。这阶段主要以真题、模拟题的套卷训练为主。明确各个阶段的做题目的,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才可以最大化的利用习题达到自身的提高。
三、埋头苦学,忽略劳逸结合
虽然说现在是高考的冲刺阶段,大家的复习都很紧张,争分夺秒是普遍的状态。但是,距离真正的最后六月上战场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大家不应该只是把目光全部放在课本上,要注意马拉松长跑学习的有张有弛,学会劳逸结合。既不可绷得太紧而忽略了学习,也不要放的太松感觉时间还多而无所事事。
注:仅靠一味的埋头苦学是不可行的,方法对了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