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录取到“不感兴趣”的专业很懊恼?合适才更重要
阅读: 232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9/7/23 15:07:58
分享到:

  夏天的重头戏是高考。考试、查分、填志愿、确认录取,六七月就在紧张和等待中过去了;然后,几家欢喜几家愁,喜的人如愿进入了心仪的院校专业,愁的人对录取结果不甚满意:这个专业……我不太喜欢啊……

  有这样担忧的同学并不在少数:感觉对录取的专业没兴趣,是不是一定要转专业?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怎么办?

  其实,不必马上过于担心。兴趣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点,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过程,兴趣的激发也许依赖于任务的外部特征和社会支持。

  比如看到某个学科的知识点很有意思,而你的朋友恰好也这么想,你们约着一起报这个专业,但这只是一个起步,兴趣的进一步发展和稳定更依赖于个人对任务价值和意义的认可,以及持续的投入努力。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有意义、有回报,就会觉得更有兴趣。

  即便兴趣一直不高,在今后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兴趣也并不是影响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合适才是更重要的。

  入门:自己的选择,会更感兴趣

  “我所学专业是我自己的决定”,的确是一件重要的事,比起被老师爸妈按着头不情不愿报了某专业的同学,自己作决定的同学会更喜欢这个专业。

  研究结果发现,专业选择对学生的专业兴趣有着即时的正向影响,这一影响也可以长期持续,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其入学时的专业选择意愿匹配度越高, 大三时的专业兴趣水平也越高。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占了更多数,那就是在入学时,有些同学依然对自己的专业毫无了解,更谈不上有兴趣了。

  那怎么办?立即转专业或自暴自弃、放弃学习吗?

  并不是。在作选择,尤其是专业、职业选择的时候,职业咨询师一般会提到经典的人-情境匹配模型(P-E fit model)。这个理论强调两种匹配:一方面的匹配是兴趣和外界反馈奖励的匹配,也就是很多人提到的,“要选自己感兴趣的”,有些经典的职业测试也由此开发而来。

  另一种匹配其实也十分重要,指的是能力和职业需要的匹配,也就是自己是否适合做这件事、是否能做好这件事。如果能成功做好,比如在专业课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我们就能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即一种“我能做到”的感觉,而自我效能感可以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愿意投入,在学习的时候也更开心,从而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即便最初兴趣没匹配,但不学学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呢?

  探索:学习输出,从各种形式的强化中体会到效能感

  从入学的第一课起,各位专业老师就会苦口婆心地开始给“小白”们介绍这一专业的真实模样。大一的专业课往往涉及的内容浅,相对容易理解,也越能笼统地解释很多现象,就像老师帮忙捏出了一个华丽的外壳。

  但学习不止听课这种输入。完成作业,向外专业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专业,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这都可以算是输出。在做输出的时候,就已经不再只是靠老师捏壳子了,而是在自己尝试做一个模型,虽然可能会粗糙简陋,但模型有“壳子”也有“里子”。在这些输出里,同学需要首先主动地思考和理解专业知识及其意义,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是可以促进专业兴趣发展的。

  即便最初兴趣不高,在这样的输出里,我们总能发现一点乐趣。正如 心理学家所发现的,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储备知识的增加,情境性兴趣的重要性在降低,知识的内在结构及联系对个体兴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果能在专业课的学习和思考中有所收获,发现一个学科的精妙之处,取得还不错的成绩,让自己觉得“我能做到”,这些反馈和效能感就能进一步强化学习行为,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很多的乐趣。

  另外,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社会支持也很重要,同伴之间有关学业的良性互动和良好的同伴关系,都会对大学生的专业兴趣、自主学习动机水平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教师的帮助也是如此。所以,约一个每天乐意泡图书馆的伙伴还是很重要的!

  持续:以目标为导向

  从上面说的也可以看出,学习到了后期,“兴趣”这个词已经不再那么经常出现了,是否适合、是否能胜任,这些才是专业学习中更重要的事。

  在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满意度模型中,兴趣并没有对工作和整体生活的满意度产生影响,取而代之的是目标取向的活动、自我效能感和环境支持。

  根据生涯发展的自我管理模型,个人特质和环境共同影响学习经验,进而推动目标和行动。一个人能多好地适应环境,成了重要的影响因素。

  也就是说,无论是一个人的学业、职业生涯后期,还是理论发展的后期,兴趣都不再是主导选择、影响满意的最重要因素,自己的适应性和胜任感才是。

  问大一的同学“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也许“兴趣”是重要因素。但如果问一个考研的同学为什么这样选择,“适合自己”“想达成目标”,一定是出现频率更高的原因。

  最后,我想讲几句自己的亲身经历。最初选择心理学时,我也并不了解它,没有多少“兴趣”可言。入学后,在浅层学习中的新奇感和“心理学什么都能解释”的想法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后来在知识积累、贯串思考中以及社会支持下也发现了更多趣味。不错的成绩、科普的成果都给了我很大的激励。

  在导师的指引和师兄师姐的支持下,我发现了更精细的兴趣方向;再次作选择(保研)时,觉得自己还有问题没找到答案,还有事情想做,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就毫不犹豫地继续啦!

  所以,最初没有兴趣、对自己的专业不了解,这些都不可怕。在探索中,我们终会有所收获。祝每一位大学新人,都找到或塑造出自己喜欢又适合的事。

来源: 网络 编辑: majiawe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