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南方都市报:2010高考作文的若干共性
阅读: 1036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0/6/8 8:51:01
分享到:
高考首日,文风浩荡,作文照例会被揪着不放,各省(市)的题目被拉了清单挂出,文化明星总结一二三,联系实际的网民发挥四五六,热闹得很。虽然大家都有话说,但真要在考场上获得可观的圈点,不是容易事。前些年做过实验,文坛大家写高考作文的手笔,所得分数见不得人。用今年重庆作文题来说,作文真是个《难题》。
  评价作文题目的优劣高低,不是明白人做的事,文无定法,文章得失寸心知,你说老套的,别人说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你说考生可自由挥洒的,文士会说少了文脉的定规。左右不是,惟有闲话一番,方才稳当一点。
  于丹老师总结出了今年作文的三性:社会的转型性、视野的国际性和思维的开阔性。这是文化人的高端调子,兄弟我掐指一算,好家伙,在命题里剔抉扒拿,居然也觅得共性若干。
  联系生动活泼的社会百态看,首先把时效性拖了出来。上海作文的材料是“带着尺子捕鱼”,说是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命题者脑中的关键词大概有:可持续发展、不竭泽而渔、放长线钓大鱼等,大概是作文的正路。不过,如果考场上有考生记得社会热闻,把带着“钩子”“钓鱼”的违法行政与“带着尺子捕鱼”混搭改写,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思路吧?全国I卷是看图说话,也与鱼有关:餐桌前,众猫怠工,就一只猫捉老鼠,懒猫们说:“有鱼吃还捉老鼠?”翻看每天的社会新闻,不难找到不少与之对应的影射。真是缺什么补什么,作文题目成了打在丑陋现实身上的补丁。江苏的《绿色生活》,显然是对食品荼毒和环境污染有意见啦,宁夏的《诚信善良》,就更不消说得了。世风清明,希望不是湖北的作文题———《幻想》。
  不少的作文题目还关注“成长性”,长大成人的价值和伦理选择。北京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对应的本土说辞是“埋头拉车,还是抬头看路”,可在我们打小接受的“青少年修养”里找到答案,想跳出“如何做人”的规范发陈新义颇为不易,强调的是态度的端正。陕西“人成材是有规律”所举三个事例,讲的道理为:环境宽松自由、充分激励,人生才有些名堂,关注的是外在环境的重要。浙江的《角色转换之间》意旨所在,大概想让同学们在成人之际,尝试思考社会角色的转换,引导责任感和换位思考意识的出台。让年青人琢磨成人之路,作文继续发挥教化之功,亦无不可。
  广东的题目《与你为邻》,与去年的《常识》差不多,看似平常,可发掘深意,是“关联性”的代表。“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你”是个很大的筐,只要能自圆其说,都合格,人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关系,皆可入题,可实可虚。四川的《一个点》,写点、线、面的关系,是哲学论文的面庞了,短时间内精彩成文,恐怕得有平时的胡思乱想才行。山东的“人生变化、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材料提示,也提醒着学子们要学好辩证法。这类文章写得好,应该算是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了。 □三季稻
来源: 南方都市报 编辑: yuxiuyi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