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报考指南 >  阅读文章
高招批次改革让各办学主体“同场竞技”
阅读: 242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6/9/28 9:37:27
分享到:

  截至目前,已有河北、广东、湖北等15个省份取消了本科三批;上海市率先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成为本科一批。可以预见的是,2017年高考将会有更多省份加入到“招生录取批次改革”的行列中来,这也是对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的实践探索与积极回应。

  从字面上看,取消或合并招生录取批次,仅仅是将人为设置的不同批次间区隔拆解掉,以一体化方式呈现给考生进行志愿填报。追溯当初设置不同批次的起因,源于当时无法实现计算机辅助等信息化录取手段而为提高效率而设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被赋予了对高校进行分层评价的意义,甚至被异化为“高校优劣等级”的重要标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不分批次录取不仅已无任何技术障碍,且能体现出巨大制度优势。

  其一,破除层级“刻板印象”,卸下身份壁垒包袱。众所周知,不论是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都是平等的办学主体,应予以“同场竞技”的机会,公平接收考生自由选择。既往三本院校多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在志愿填报环节固化了“低等级”批次身份,不利于独立学院“独立”发展,也不利于民办高校“公办”待遇。取消或合并批次,这无疑于对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是个重大利好,对普通本科院校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和激励。同时,高中学校也可甩掉“一本上线率”包袱,开展更多体现综合素质的校本课业活动,腾出更多精力实施素质教育;高中生自主发掘或设计“合格+特长”的生涯规划和课程选择,实现绿色发展、快乐成长。

  其二,考生对高校由“重名”转向“重实”,高校回归实力办学。考生一旦挣脱了“一本、二本、三本”的选择纠结和心理界限,高校自然会从重视向外部争名转向自身建设,更专注于人才培养质量,以人才培养质量优势、就业优势来自动“说服”考生。新一轮的洗牌,对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等改革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促使高校自觉开展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与动态调整机制,引导高校从“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变,实现错位、有序发展,以办学特色吸引考生,以大学价值观和人才培养目标及特点选拔学生,用差异化培养方式烙下深刻印迹。

  其三,考生关注焦点自觉转向专业,自主选择适合自身成长之路。招生录取被视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在不分批次招生中,考生将由高校的“大门”自觉转化为专业的“小门”,致力于与最适合自我发展的高校专业实现高度匹配。如此这般,保护了考生兴趣特长和职业目标,拓展了个性发展空间,坚定了专业方向和学习志趣,从根本上改变“学非所长”、“录非所愿”等不匹配现象。

  归根结底,考生需思考的不单是“能不能上大学,能上什么样的专业”,还应有“为什么上大学,如何度过大学时光”。从长远来看,真正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是知识与能力的积累,而非学历文凭的简单累加。以一种积极、严肃、认真的态度,方才不辜负青春年华和大学时光。(作者单位:天津大学)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来源: 网络 编辑: xuesh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