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数学各类中等生学习问题诊断与治疗
阅读: 315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5/11/26 15:03:21
分享到:

 数学学不好的十大原因

  1、数学基础薄弱,跟不上复习进度,导致越学越没信心,甚至放弃 2、基础知识比较熟悉,但不会应用 3、知识混淆,做题没思路 4、做题时喜欢回顾以往做过的类似题型,需要多次尝试才能解答 5、考试时紧张,怯场,导致平时会做的题也丢分。容易形成脑空白 6、花费大量时间啃大题,考试时大题往往会做或可能会做,但是分数丢在不该丢的上面 7、不会总结,每次做题时感觉都比较陌生 8、做题速度较慢,考试时间不够 9、做题不严密,老在细节上丢分或者算错丢分,有的解答题上某一步骤做错导致全盘皆输 10、学习态度不端正,做题时喜欢参考标准答案,或只听老师讲解。抄作业(高三以前),很少动脑。

  解决方案

  1、循序渐进,狠抓双基。因为基础薄弱而跟不上复习进度。找到这个原因后,必须从基础开始重新复习。平时上课强记笔记,自己复习的时候按照课本章节顺序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辅以课本后面习题和配套练习册习题进行复习。把知识点吃透。前期复习时以课本为主,做题时选用基础题、简单题、中等题,先放弃难题大题。高考大部分都考察简单中等题。等数学基础知识熟悉了,再以题为主。这是选用的题大多都是中等题,少量简单题,大题难题仍旧可以不做。有能力的适量做一些。这样一方面提高学习信心,一方面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如果复习规划得当,循序渐进,是能够在2个月内考到120分的。

  2、不善于应用知识的同学,是因为过于循规蹈矩,不会活用。数学的基本思想在于“构建函数”、“逻辑推导”、“数形结合”,还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死磕课本定义定理,虽然做到内容熟悉,甚至知其所以然,但不能灵活应用,在考试时比较容易吃亏。尤其是新课改的背景下,题目出的更加灵活。这类学生需要注意日常培养思维,既然知识已经过关,平时复习数学的时候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看题、看卷”上。允许对照参考答案进行思考。多思考每一个步骤的转变时如何实现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总结出做题的通用套路,加大精力整理同一类的题型来总结归纳。如求解通项an,必然是Sn-Sn-1,或者是Sn+1-Sn,排列组合题是根据什么情况下先取后排,先排后取,什么情况下用加,什么情况下用减。如圆锥曲线交点问题等,都有一定的通用套路。主要对这些做题方法进行整合和思考,形成一定的解题思维。

  3、知识混淆,做题没思路的同学们,建议高考复习时课本与题的时间花费各半,从课本和题中寻找、区分知识点,在解题过程用,用简单、中等的题来训练自己的解题思路,要按章节、按顺序来做。通常这类学生在自我复习时没有什么规律,感觉自己哪里不行了就复习哪里,这是极度不可取的。这类学生哪怕你认为会了,还是建议老老实实按章节顺序进行复习,先不要做难题,只有做到任一章节简单题、中等题都没有太大问题后,才开始做难题。这类学生还有个特点,平时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解容易忘,建议一定做好课堂笔记,整理好错题集。这样才能正确区分知识,做题时慢慢理顺思路,才能取得好成绩。

  4、喜欢回顾做过的类似题,可以说是大部分学生的通病。题海战术所产生的必然现象。因为数学学科的特殊性,任何题都可能找到原型题,但是题目稍微条件一变,或者是所求的内容不一样,把以往做过的题中,结论当成条件,条件拿来做设问,大家就不会了,或者是做题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做对。建议觉得老是回顾以往题型的同学及时调整,在做题过程中,把觉得熟悉的题抄一份出来。当你抄的多了后,就能容易的将题归类汇总,找出其差异点和相同点。如果能力较强的同学(即有一定固定思路,不单纯去套的同学),建议加大看题的比例。即看每一道题的解题步骤。同时思考“凭什么”从第一步走到第二步,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是怎样的?平时遇到题多思考、多比较,多归纳总结后,考试就能摆脱“套”的局限,从而真正形成自己的做题思维,数学解题能力获得很大提高。

  5、关于考试时紧张怯场等问题,是少部分学生遇到的。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就是平时多练习整套试卷。即掐表做题,如正常考试数学是120分钟,那么平时掐表110分钟做卷子。并且平时在做卷子的时候有选择的放弃不会做的题,一旦遇到某个障碍题,思考1分钟左右还没有头绪的话,立即说服跳过做下一道题。做完会做的题后,再看不会做的题,直到110分钟结束。这样去不断的训练自己,考试时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能正确取舍及安排做题时间。达到正常稳定发挥的目的。

  6、这个不是太大的问题,主要是思想摆正就好。所谓的难题,就是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做的题。在高考中这类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做不出来。这部分分数是属于5%以内尖子生竞争的分数。而高考最大的竞争分数在于简单、中等题的分数,高达80%以上的比例,剩下20%的属于难题,其中又有60%的分数属于难题中的容易获得的分数,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些部分即可,没有必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大题上,反而要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基础、简单题上。毕竟高考复习时间有限,如果高考时,由于复习不到位,简单题或中等题大家都拿到分数,而你丢了,即使你大题分数到手,也是不值得的。2道选择题的分数几乎就能与大题持平,复习的时候以“容易竞争”的分数为主,当你能够确保这些部分都有相当把握时,才花费时间在大题上。高考复习,要懂得安排和取舍。

  7、不会总结,每次做题比较陌生的同学,基本上是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作业当成一种负担。潜意识中不愿意回顾、不愿意总结,久而久之,也就不会了。毕竟高考渐渐临近,这时候要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强烈的引导自己要去回顾、要去复习。通常坚持2周后,就能克服这个毛病。

  8、做题速度慢,考试时间不够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担心的问题。其实做题速度慢是因为一方面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反复检查思考自己刚答完的题;一方面是对数学学科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平时对题多加思考,加大思维训练的比例。即每次做题的时候先可以不用立即就写,而是先分析思考这道题,形成一定的思路后,再下笔顺着思路去走,养成先思考后着笔的习惯。当你发现你答题的时候都顺着你的思路,就能提高信心和答题效率,缩短时间。

  9、归根到底是总结归纳的少。一般碰到这类情况,一定要把这些题抄下整理起来,包括错误、不严密的地方都一个字不改的抄下。并在旁边注明丢分原因,是计算时错误?是条件漏了?还是题目理解错了?在错题旁边注明原因和当时是怎么想的。一般来说,能抄下5~10题左右就能改正这个恶习(视错漏程度而言),从而达到会做并且全对。

  10、这类学生通常较懒,一般来说对自己要求不高。极其缺乏学习主动性。但是希望给自己定下一个说服自己的一个理由。并贴在家里卧室或者书桌上,反复刺激自己不够坚强的意志。一般可以用“只要努力这么多天”,“不能比XXX差”等。只要有理由,就有前进的动力,从而就会开始琢磨试题,开始主动动脑学习。

  总而言之,数学学不好的大部分原因都在上边。

来源: 网络 编辑: rongerkl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