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错。生长素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生长,不能促进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的分化);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两重性主要与浓度、器官、细胞的成熟程度有关;
122.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
错。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侧芽浓度高从而抑制生长,顶芽浓度低促进生长的现象,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是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使得生长素浓度近地侧高,远地侧低,但是根对生长素敏感,近地侧抑制生长,远地侧促进生长,于是根向地生长,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茎对生长素不敏感,近地侧和远地侧都为促进,并且近地侧促进作用大于远地侧,于是茎背地生长,两侧都是促进,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23.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对。不同种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通常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除草剂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除去双子叶杂草);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另外还与细胞的成熟情况有关:幼嫩细胞>老细胞。
124.植物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部位的运输会受光与重力的影响而横向运输,但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只能是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这种运输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
对。横向运输受单侧光和重力的影响;纵向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并且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在成熟的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125.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
错。低于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下: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都是促进细胞的生长,并且不同浓度的促进作用可以相同(在最适浓度的两侧有促进作用相同(纵坐标相同)的两个浓度)。
126.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属于植物生长的促进剂;脱落酸与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属于生长抑制剂。
对。
127.无论是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对生长体的影响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对。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植物果实从生长到瓜熟蒂落的过程中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的共同调节。
128.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预示着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最基本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比比例;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比较大的动物);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性、衰退性,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129.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小。
错。假说N表示某种群的总的个体数,表示初次捕获并标志个体数,M将标志数放回原种群并充分混匀后,再进行第二次重捕,重捕得到的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个体数为m,根据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原理得:M/N=m/n。于是可以求出N=Mn/m。由于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所以二次捕获m值比理论值偏低,则N=Mn↑/m↓。
130.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某酵母菌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的液体总体积是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入99ml无菌水中稀释,然后利用血球计数板观察计数。如果该同学观察到血球计数板计数的5个中格80个小室中共有酵母菌48个,则估算1ml样品中有酵母菌2.4×108个。
对。1ml=1000mm3,每个小室的体积:V=0.1/400=0.00025mm3,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为48/80V×100(稀释倍数)=2.4×105个/mm3,所以1ml有酵母菌数:2.4×105个/mm3=2.4×10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