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0年北京将迎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施后的首次高考,备受考生关注的2010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于今日发布,新方案体现了五大变化,其中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变化、试卷结构和题型的变化和参考样题的变化最为引人关注。
在高校、教研部门和中学教学一线近百位编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反复修改和广泛征求意见,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将与考生见面。
2010年《考试说明》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彰显了新课程理念,与2009年考试说明相比,它在体现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同时,体现了五方面变化。
一是考试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变化。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考试目标的设计实现了由基于“学科”到基于考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变化。
如,在以往考试说明中,语文科从学科能力角度,提出“考查学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2010年《考试说明》则是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角度,提出“考查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化学科由“重视测试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转变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呼应了化学课标提出的“由唯认知性评价转向对科学素养的评价;由以甄别与选拔为主要目的转向以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的评价”的改革要求。数学科不仅对各项能力要求进行了描述,而且特别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个性品质,还针对考生的个性品质提出了要求。
新《说明》确定的考核目标更全面,系统性更强。在重视基础、突出能力的同时,各科都更强调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并把渗透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考查目标。
二是考查能力体系的变化。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各科对能力体系进行了建构、细化和解释。
数学科将以往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种能力调整为“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种能力,并作了分层解释。
为更好地体现课标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英语学科对“听”的能力新增了“记录或加工所获取的信息”的要求;对“读”的能力新增了“理解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要求;对“写”的能力要求也更加明确和清晰。
三是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变化。根据新课标内容及要求,2010年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做了调整。
考试内容依据《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确定。纳入考试范围的选修课程,均未超出上述“指导意见”规定的范围。
如,明年高考数学将新增算法初步(文理科)、统计(文理科)、框图(文科)等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并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内容。
四是试卷结构和题型的变化。基于“总体稳定,局部调整,稳中求进”的原则,2010年高考各科试卷结构整体保持稳定,语文、英语和理综3科有微调。
如,语文新增阅读延伸题2道,总题数由23道减至20道。英语听力理解部分和阅读理解部分各有一处调整。理综科目中,生物增加8分,(增加1道6分的客观题,主观题增加2分),化学减少8分(减少1道6分的客观题,主观题减少2分)。
五是参考样题的变化。以往北京卷《考试说明》中参考样题都选自历年北京卷试题,由于2010年考试目标、内容和要求发生变化,特别是按照新课程的理念以及突出试题背景材料“三贴近”等要求,需要对样题重新进行筛选。此外,部分学科还从2008年来进行的系列试测中精选了部分测试效果好、技术指标比较理想的题目作为参考样题。与今年相比,从数量看,参考样题有所减少。比如,数学由40道减少为27道,文综由55道减少为34道。
坚持稳中求新,实现平稳过渡。无论考试理念、考试目标还是题型,2010年高考北京卷各科的调整和变化都是渐进的,是在高考北京卷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多年探索和铺垫的基础上提出的。如语文科新增的阅读延伸题,早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已见雏形,近年试卷也均有体现。体现新课程理念,立足北京教学实际,2010年高考北京卷将继续坚持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考生素养,注重思维水平,强调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考查方向,稳步推进和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