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又一批新生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
然而,面对陌生的环境,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当初的新奇、兴奋、愉快、荣耀逐渐消退,焦虑、受挫、担忧、紧张接踵而来,新生们遇到了自豪感与自卑感交织、新鲜感与怀旧感冲突、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交往意识与闭锁心理纠缠、强烈求知欲与综合素质欠缺等一系列矛盾问题。面对这些困惑,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思维和做事方式,避免心理行为失范,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演绎新的精彩,大一新生需要在很多方面作好准备。
理性认识自己实现华丽转身
“大学4年想学些什么?怎样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而充实?大学毕业后准备做什么……”每年接新生,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处处长邵强都会提醒大家思考这几个问题。“在中学阶段,学生主要是伏案学习;在大学里,学生需要放眼历史、现实、社会、未来等各方面,在展望中恰当定位自己,树立一个合适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大学以前,学生们的目标普遍比较明确——高考;走进大学,目标突然没有了,于是开始迷茫或过分放松,如不尽快疏导很容易误入歧途。怎样以理性的思考、清醒的意识在人生关键阶段实现“华丽转身”?是大一新生面对的第一关。
“走进大学这个人才的聚集地,大一新生若依旧沉醉在往日的光环中极易被动落后。每年都有部分高考成绩非常好的同学在大学里一落千丈,有的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河南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潘子彦说。
学长是最好的老师 听课功夫在课外
“大一时懵懵懂懂、大二时迷迷糊糊充满幻想、大三时时光匆匆彷徨不安、大四时游离徘徊如梦方醒。”这段在大学校园里广泛流传的毕业感悟,概括了不少大学生4年的历程。大学校园不是想象中的“乐园”,珍惜现在才能成就未来。
如何不虚度时光?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辅导员王冠说:“大学学习并非局限于上课和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都是学习,关键是要善于利用资源,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地消化、整合。”
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怎么办?一些新生因各种原因没能进入自己的理想专业,面对不熟悉甚至不喜欢的领域,应如何应对?一些高年级学生的经验是,除非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一般情况下,不要转专业。大学的自我管理机制决定了学习以兴趣为主导,但兴趣是靠培养的,要尽可能地了解、适应自己所学的专业。
“学长是很好的老师。”了解学校、尽快适应新生活的最好途径是多向学长们请教。许多高年级学生都说,一定要留下入学时负责接待你的那个学长的联系方式,不懂的问题随时咨询。向学长讨教学习方法,了解哪些课该重点学、哪些课该选修,怎样评选奖学金,考试时如何整理复习资料等,一定会受益匪浅。
“听课功夫在课外。”大学课多,所学东西也多,有的大课几百人一起上,师生互动少,因此一定要提前预习,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学习关键靠自觉,不能仅靠上课听讲,下课后应认真整理笔记,再好好吸收,老师布置的书目、论文,课下一定要认真读。另外,老师的板书也应认真记。
e:EN-U�8of���nguage:ZH-CN; mso-bidi-language:AR-SA'> 在这里提醒学生,千万不要偏科,毕竟一门学科的“跷脚”可能让你与其他学生相差十几分,甚至是几十分,这是很难追回的。此外,提高复习效率也是高三学习的“王道”,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不可能无限延长复习时间,只有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