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高考生源下降生源危机逼高校改革 上海大学行动
阅读: 696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11/1 14:16:26
分享到:
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全国新生婴儿下降近一千万;全国高考生源自2008年突破千万之后开始全面下降,2011年下滑至933万;2011年,有84万考生放弃高考,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增加了28%……
这样一组数据引起了不少教育者的关注,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高考考生持续下降,留学潮升温,由此带来的生源危机正在考验中国高校的办学能力。叶志明表示,2011年,对中国高校来说,生源拐点来临。如今的中国高校,就仿佛1979年的国企,必须改革,否则,高校破产将不再是传说。
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切实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作为上海最大的市属高校,上海大学从三年前开始酝酿的教学改革,在2011年9月开始实施。教学改革的核心包括:按人文社科、理工、经济管理三大类招生;新生由社区学院统一管理,实施导师制;打破学科壁垒,开展通识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对专业实施严格的淘汰。
熟悉大学招生规则的人都知道,在考生填报志愿时,“服从调剂”这个选项的存在,让一些本该淘汰的专业生源充盈。专业“活”了,可“被专业”的学生呢?
学生的就业完全是市场经济的方式调剂着,但专业选择却被计划经济的方式调剂着,这样的矛盾也制造了大学人才培养的瓶颈。
于是,上海大学把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放在招生。全校近60个本科专业被分为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理工三个类别,并在三大类下开设三个基础班。
学生在第一学年无专业身份,在大类平台上接受一年的通识和基础培养后,接受类内专业分流。分流将依照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成绩、第一学年绩点排序,并参考个人综合表现,依据各专业最大可容纳学生数,按填报志愿的顺序分流到各专业。
目前,按大类招生的高校已有不少,但通行的规则是:学生被录取后,还是带着专业身份进入大学,一年之后选专业也只能在所在学院范围里进行。上海大学的改革力度在于,全校的专业只分文科、理科、经管三类。
对学生来说,在一个类别里选专业,自由度大了;对各个专业来说,竞争必然“惨痛”。而这种“惨痛”,却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新的激活机制。由学生的选择来决定院系专业的发展,甚至去留。这种淘汰机制,给各院系增加危机感,激发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配合一年后的分流,学校将充分调研各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去向、薪资、专业对口率等信息,做到信息透明,帮助学生理性选择未来要学习的专业。
但是一些教师也很担心:比如历史学这样的专业,即使学生再有兴趣,也可能迫于就业而转投热门,但这样的基础专业岂能被淘汰?叶志明的回答是,对于一些国家需要的专业或一些基础学科,可能较为“冷门”,学校会启动“经济杠杆”,通过设置全额奖学金等方式鼓励优秀学生入读。
大学的教育,就是把依靠老师才能获得知识的人,培养成毕业时能无师自通的人。在这方面,大学不缺理念,缺的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上海大学曾经在2007届学生毕业三年后做过一个回访,让他们回过头来再看大学的课程,并对改进专业教学提出意见。“培养主动学习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和陈旧”、“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排在意见的最前列。这些意见直指高校教育中的不足。
上海大学把改革的核心举措放在了课程体系上。大学的现行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而解决课程分布的随意性和非均衡性,确立系统培养目标,是上海大学新课程体系的目标。
改革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学校即将实施的通识课程体系包括核心通识课程、新生研讨课、大类基础课。原来教学计划中带X编号的课程300多门,仅留下来66门归入通识课程类,一半左右课程基本上不符合要求,还有一些需要改造;在公共基础课程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体育”、“军事”、“大学语文”、“应用写作”都将面临着全新的改变。
新学期,理学院教授姜颖给新生开的一门课叫做“改变世界的物理学”。他介绍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看上去很高深,但我会告诉学生:相对论跟每部车里的GPS导航休戚相关,没有相对论,就做不出GPS导航。巨磁电阻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德国和法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效应,几年前他们因此得了诺贝尔奖,学生可能会问:这跟现在有什么联系,我会告诉他们:如果没有这个发现,大容量的U盘、移动硬盘不会有,你们手里的iPod、iPhone、iPad都不会出现。”
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给老师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姜颖说,这其实是提醒每一位任课老师,必须时刻在科研一线,时刻关注最新的科技进展,“不能再拿一本教材从头念到尾。”
当老师这些年,姜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很多考上大学的学生成绩很好,为什么上了大学就放松了,最后毕业的成绩很差?“这是因为他们学习主动性的丧失。”姜颖说,他以后上课不会给学生指定教材,只列举主要参考书,学生上他的课需要查阅很多教科书和工具书,才能解决一个具体问题。他希望用“问题”牵引学生主动学习。
本学期开课的老师在之前的暑假里压力都很大,都想把课上好。因为,一年级学生接触到的老师和听到的课,将影响他们的抉择,而他们的抉择又决定着专业的命运。
今年开始,上海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将不再招收本科生,学校已经启动程序,将逐步关停这个专业。关停的原因不是专业本身不受到市场的青睐,而是这个专业本身的师资存在问题,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学生越来越少,高校抢生源现象以后肯定会越演越烈,而‘抢’学生的砝码最终还是办学实力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叶志明这样描述未来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特征:学生始终有机会获得最好的教师传授学业、指导人生,把自学作为一种追求和时尚;建构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与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年轻学子有机会接触最新成就、前沿学术和科学方法;资深教授乐于讲授基础课,青年教师擅长讲授专业选修课,实验课程已不局限于大纲要求;强调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方法,未来能够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发展和需要。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yan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