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语文备考指导:提升“听说”能力是金钥匙
阅读: 592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10/29 13:56:16
分享到: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十分理解你想取得考试佳绩的心情和想法,然而,恕我直言,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你往往只注重对具体应试技巧的研究 ,而忽视了从生活源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汲取“滋补营养”这一最为根本的学习。语文学习有“听、说、读、写”四门功课,倘若把前者比作临时的“人参进补”的话,那么后者才是长久给力的、全方位培育和提升你语文听、说、读、写素养和能力,须臾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
  那么,如何才能“吃好”这“一日三餐”,变“教着学”为“自己学”,从而达到“自学”这一学习方式的最高境界,真正掌握学习的“金钥匙”呢? 以下诸法,谨供参考。
  关于“听”
  语文概念的“听”是指有意识地用耳朵“接收”事物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听”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在你的印象中,似乎“听”是生来就会的,只有外语才需进行听力训练。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诚然,只要不是聋子,无意识本能的“听”无人不能,但主动收集具有价值信息的“听”,不经专门训练,恐怕是难以做到的。惟有通过这样的“听”,方能逐渐培养捕捉信息、筛选信息、储存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听”是基础,没有高质量的“听”,就不会有高质量的 “说”、“读”、“写”。
  1、范读欣赏法
  “听”的内容相当广泛。在课堂上,主要是听教师讲解,听同学发言等。而聆听教师、同学(或音带)声情并茂的课文范读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你在“听”中可以加深领会课文的意思,真切感受作者的情感,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因此,你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适宜朗读的抒情散文、哲理诗、小说等经典课文,多“听”。一遍不行,可以两遍、三遍。或在导入新课后,以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觉;或在授课结束时,回味语言的魅力,感受思想的震撼。 “听”能弥补你阅读的不足,使语言更加形象化,还能激发你想象、联想的能力。如果我们再根据课文内容配之以相关的音乐,则将会使你“听”的效果锦上添花,更加美妙。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契诃夫的《变色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样的名家名篇,要是不尽情地“听”,那该是何等的遗憾!
  2、广播熏陶法
  课堂教学上的“听”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仅仅局限于上课的“听”,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堂四十分钟“听”到的信息量是极其有限的。所以,除了在课余注意有意识地“听”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有价值的“声音”外,你还应充分利用在家中洗漱、用餐或小憩的零星时间,坚持每天收听电台的简明新闻或文学节目,并要求抓住中心,记住要点,边听边想。这样经年累月,潜移默化,不仅为你的“说”、“写”积累了素材,而且起到了关心时事、陶冶情操、纯正语言的一举三得的作用。
  关于“说”
  语文概念的“说”是指对某一事物的口头表达能力。说话能力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瞧,语文中的“语”字组成的本身就意味着“吾言”,即“我说”。那么,何以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呢?
  1、即兴演讲法
  你平时滔滔不绝,正经场合却讷讷无言,其实你完全可以把这些有趣的话与同学一起分享;假如你向来沉默寡言,则不妨就造成如此性格的原因向大家作一个解释说明。这样一来,就逐渐形成一个“我要说”的良好的说话氛围,以至可将其发展成课前的即兴“一分钟演讲”。其方式,自由命题,抽签决定,兼而有之;其内容,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无所不可。由于说话环境宽松,即使从不发言的“老听众”的你,也有望克服怯场心理,破天荒地上台演讲,在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你战胜了自我,增强了自信。
  2、辩论争鸣法
  在课堂教学中,辩论最能激发你的积极思维,刺激你的语言细胞。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你可针对某些事关课文理解的关键问题,大胆发言,各抒已见,辩论争鸣。正所谓问题越讲越清,道理越辩越明,当你能够面对众人侃侃而谈,或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之时,“说”的训练已开始不知不觉地渐入“自由王国”的绝妙佳境,你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也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崭新高度。此外,千万莫忘平时的各种辩论会也是你不可错过的展示自己、大显身手的最佳舞台。
来源: 网络 编辑: yan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