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支招:看过来人如何突围自主招生
阅读: 731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10/26 11:11:56
分享到:
  参加高校自主招生,提前获得珍贵的20~30分,除了需要笔试外,还要参加面试,甚至体能测试。华附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参加自主招生,在笔试和面试方面有什么经验之谈?过往的学生中,有没有一些典型案例?
  笔试:参加学校选修课作用大
  不同自主招生联盟有不同的考试方式。“北约” 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和政治。各校自行决定本校要求考查的科目及成绩使用方式,考生根据报考学校的要求自行选择考试科目。“华约” 的考试科目为阅读与写作(含中文和英文)、数学、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卓越同盟”的笔试共设2个科目,分别为阅读与写作能力测试和数学物理水平测试。“5校联考” 由5校联合命题,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能力测试。
  对于自主招生笔试,华附是怎么做的?华附教导主任吴青表示,高三没有相应的自主招生课程,不开课,也不指导,主要是通过高一、高二的选修课来进行。选修课主要在周六,以特长为主,不限课内知识,还有课外知识,学生通过有目的地选修,为今后自主招生做准备。
  “北约”的笔试是由北京大学自己组织命题,有时数学难,有时物理难,由于是教授出题,基本不看中学的现状,也不看高考的考试大纲。华附前高三级长龚德昌老师表示,而“华约”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出题,笔试比高考难。就华附而言,校本选修课是备考自主招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面试:利用班会可练习面试
  自主招生的面试最灵活,也是自主招生考试的核心,最为高校看重。每年面试都出现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今年广东出现“小悦悦事件”后,有学校表示,“小悦悦事件”可能会成自主招生考试的题目,用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关注的情况。
  在学校里有哪些场合可以用来训练面试呢?班会。龚德昌老师介绍,华附高一高二的主题班会课,会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学生经过历练之后,就有了自主招生面试经验。此外,华附每年有许多大型的活动,如比赛、演讲、展示,学生面试时,站出来就会落落大方。面试,也可以做一些临时准备。一是围绕时事热点收集一下资料。去年有一个家长,为孩子收集《参考消息》,当谈起时事时,学生的视角就体现出来了。二是成立面试小组,走走场。许多高校的面试是无领导小组讨论,高中生最大的问题是不主动,要提前让学生热热身。
  华附自主招生案例:
  案例一:
  有一位学生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从高二起就准备竞赛,物理化学都参加,但高三时,竞赛并没有取得好成绩。在没有竞赛优势的情况下,怎样在自主招生中胜出呢?高二优势体现出来了。原来,这位同学思维很活,自主学习能力强,高二报了选修课,注重提高思维能力。结果,在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中,得到了班里的最高分,而他平时是拿不了第一的。
  点评:李剑虹老师认为,备考自主招生,高二非常重要,最好参加学校的选修课。
  案例二:
  一位学生报考了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复旦的笔试题目多,难度大,文理科知识都有,范围广。这位同学参加复旦的优势是从高二开始文理科成绩都不错,理科背景的他,历史比文科生还厉害。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政策也很给力,上了重本就录取,最后,这位同学如愿进入了复旦大学。
  点评:李剑虹老师认为,这位同学的启示是要报考自主招生,首先要分析自己属于哪种类型,这个联盟又是属于哪种类型,做到最好的匹配。这个同学如果考“华约”,不见得有好成绩,所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对应报不同的学校。
  案例三:
  有一个文科班的学生,综合素质很好,但成绩不突出,高三时有起伏。在报考自主招生时,这位同学没有盲目,目标非常明确,由于对法律有兴趣,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中国政法大学。学校“校荐”不了他,他就用“自荐”的方式向中国政法大学递交申请材料。这位同学发展全面,高一高二是团委干部,文科突出,原来在创新班,所以在准备材料时也格外用心,突出个性。中国政法大学对待申请材料也比其他高校认真,有专门的评审专家对材料进行打分,经过初选,他顺利入围。反而学校“校荐”的一位学生,申请材料被刷下来了。
  点评:龚德昌老师认为,这是一个“自荐”成功的典型案例,它给我们的启发是申请材料要有个性,要真实,而且定位要清晰,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校,别乱投。
  案例四:
  有一个学生上高二时就有想法要考北大清华。于是从那时起开始准备。他认为数学在自主招生中特别重要,而且在高考中也尤为重要,于是多花了很多时间放在数学,这样,两者都兼顾了。高二那年寒假,他还专门参加了相关的培训,看了很多相关的书,做了很多历年的题目。除策略外,这位同学体育出众,高二就进了冠军队,外语好,心理素质也好,是高三好学生中起伏最小的。
  点评:张锦春老师认为,备考自主招生是很花心思的,这位同学在准备自我介绍材料时,充分问了妈妈的意见,还征求同学老师的意见。此外,将自主招生与高考备考有机融合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案例五:
  这有两位情景刚好相反的例子。一位同学是华附奥班的学生,在自主招生期间,只要有机会,就会准备材料递交上去,由于报了很多自主招生,耽误了时间,结果高考没考好,最后去了华工。另一位同学是文科班排名前二的学生,去年任何自主招生都不去,他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就想考中山大学的管理学院,最后凭着高考“裸分”也上了。
  点评:龚德昌老师认为,自主招生是高考的补充,它只适合一部分学生。不能因为备考自主招生,而牺牲高考,那是得不偿失的。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编辑: yan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