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大一新生可能出现三种“不适”引热议
阅读: 563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9/8 15:19:11
分享到:
  又要到新学年了,新一年级学生和家长是最兴奋的了。特别是大一新生的家长,更是事无巨细、事事经心。那么,家长们在给孩子充足物质准备的同时,是否还应该帮助孩子做好充足的精神和心理准备呢?毕竟,物质准备的不充分可以及时弥补,而一旦孩子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崭新的大学生活,就会产生遗憾。    
  新生:想跟爸妈聊聊大学
  小勋今年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再有两个多星期就要到学校报到了。在宴请亲朋好友、全家出门旅行后,现在小勋妈妈还忙着给小勋采购去外地上大学的物品。小勋说:“最近这几天,老妈天天盘算的就是给我上大学带哪些东西,除了征求我的意见,还跟同事、亲友聊个不停,好像我要出多远的门似的。其实,我最想跟爸爸妈妈聊聊大学生活。”小勋妈妈也在抱怨:“孩子总嫌我操心太多,可这是孩子第一次离开我们身边,他一个人在北京上学,虽说不远,可也不能天天回家啊,上学住校用的东西不准备齐了怎么行?我现在除了上班就去买东西。”
  学长:爸妈放手让我自立
  小郝已在燕山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学习了一年。小郝的母亲黎女士说:“儿子这一年成熟了不少。”差不多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小郝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郝按照通知书上的要求和亲友的建议跟妈妈一起准备东西。临报到前,正赶上黎女士单位组织去秦皇岛旅游,妈妈便陪儿子一同去学校报到。“我其实不想让妈妈来送我的。”小郝说。到了学校,黎女士也没有多做停留,只是帮儿子铺了床就走了。“觉得儿子上了大学,也该是时候放手了。”黎女士很理解儿子的想法,母子二人在开学前的交流也达成了一致。“妈妈相信我能够逐渐的自立,这也给我很大的自信。”小郝说。
  大一新生易出现三种“不适”
  天津大学心理研究所硕士生导师杨燕老师说,家长们给孩子准备上大学的行囊是必要的,但更要为孩子做好上大学的精神准备。在跟大一新生家长聊天时,发现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心态:孩子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理想的重点大学,家长们都会像完成任务一样松口气,有种卸下重担的轻松感。
  从高中到大学,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跨越。高中和大学生活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很多大一新生也是在这三个方面遇到了难题。
  首先是在学习上,宽松的学习氛围容易失去学习目标。高中生学习主要靠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而大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很多大一新生不适应不留作业的生活,误以为大学很轻松。往年一些学生被大学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迷惑了,放纵自己,失去了学习目标。有的学生一次上课迟到了,发现并没有人严厉批评自己,于是开始第二次、第三次迟到,久而久之就开始旷课,耽误了学习。而在孩子报喜不报忧的虚荣心作用下,家长从电话里听到的都是好消息,直到孩子出现了多门挂科,才知道事情的严重。
  其次,太有个性,人际关系容易紧张。高中时,同班同学天天朝夕相处,大家是亲密的伙伴。而到了大学,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家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不同,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生疏,往往一句话、一件事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影响人际关系。(记者:梅新)
  最后,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上了大学,日常生活从家长的包办式照顾变成几乎完全独立的自我管理,很多学生每天过得别别扭扭。比如,从原先在家的单人间到住集体宿舍,不少新生非常不适应,因为作息时间、生活习惯等问题跟同学互不相让,产生矛盾。还有的新生自理能力很差,不能对自己知冷着热,天刚凉就穿上防寒服和入冬后还穿两件单衣的新生也不在少数。
来源: 大众网-齐鲁晚报 编辑: yan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