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高考改革正渐次展开 各省份新方案力求新意
阅读: 476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09/10/11 8:34:39
分享到:

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4省区率先启动新课程高考,到今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作为第三批试验区试水新高考,全国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前三轮试点中,各省市的方案都在求新、求变中呈现出很多新意,随着试点地区的扩大,方案中所体现出的新课程理念也更为突出。一场针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改革正在中国渐次展开。

广东从冒进回归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试验区进入试验。3年后,4省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通过教育部的评审。当年6月,新高考正式与考生见面。在首批试验区中,广东的方案无疑是备受争议的一个。

按照当年公布的方案,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X”为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选考科目X的设置,打破了传统高考统一命题、统一科目的旧框架,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中所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考试科目。

然而,考生对此并不买账。在广东第一年新高考中,竞争小、容易得分的科目成为大部分考生的首选,那些自己喜欢、分数不容易拉开的科目极少有人青睐。同时,由于新高考记分方式由沿用多年的标准分改为原始分,各科试题难度不一,分数难具有可比性,引起家长和考生的质疑。

20072008两年的高考中,都有考生及家长因某一X科题目偏难而上书省考试院,甚至要求重新核定理科各X科的评分标准……20081月的广东省两会上,民进广东省委递交提案,建议取消X科。当年11月,广东新高考出台了调整方案——2010年高考起,取消选考X科目,考试科目调整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这与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科目类似。对于这次变化,广东省教育部门解释,取消了X科,虽然对高中课改所要求的重视考生的选择性有所降低,但更能兼顾到考生接受选拔时的公平性,更为广大考生所接受。

高考研究专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对目前各省市实行新高考一直给予密切关注。在他看来,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多元化、多样化,很多试验区的高考方案也在一定程度体现了这些内容。同时,新课程所要求的多样化、灵活性、选修、模块等理念一定程度上与高考实际操作存在一些不能契合的地方。

刘海峰认为,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最重要、最需要关注的还是公平、高效率,具有可比性。如果没有可比性,公平就很难实现,如果太多样就容易出现可比性不够的情况,广东方案的调整便是这样的例子。

江苏频繁变化的新高考

2008年,江苏省进入新高考试验区。作为教育大省,江苏的高考一直在变化中摸索前行,甚至有媒体归纳出江苏的高考十年换了5个方案。如此高频率的变换,在该省设计新高考方案时也未能幸免。

与首轮试验省市的高考方案相比,江苏方案的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该方案强化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在高考中的比重,2008年江苏高考统考科目只有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总分480分。同时,学生在高二时进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四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门。学业水平测试分ABCD4个等级,4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要录取到重点本科,等级要求则更高。

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是江苏方案的一大特点。刘海峰说,大部分省市将会考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而江苏的做法是直接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报考本科、专科的资格挂钩。把原来的选拔规则由一条线变成了两条线,选拔方式更模糊,引起的问题也会更多。

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年的江苏高考报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理倒挂的局面,许多优秀考生因为选修科目得C而无缘本科。南京市文科状元因为选测之一政治未达到A+,与自己最喜爱的北大失之交臂,因为北大招生限定条件是先要求两个选修科目A+,再划定投档线。当年江苏高考结束后,爆发了几次考生和家长上访的群体事件,在考生、家长、学校的一片抱怨声中,今年1月,江苏省公布2009年高考方案将有微调,这已是该省新高考方案的第三次调整。

对于江苏频繁调整高考方案,刘海峰认为,高考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它不仅是一个考试问题、教育问题,而且与公平、稳定等有很大关系。如果改动太多、太快,会给中学教学带来不小的影响,吃亏的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高考研究者和决策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因难度大而裹足不前,也不能迫于舆论压力盲目地为改革而改革。

浙江试水个性化高考

今年出台的浙江省新高考,在公布方案时就被媒体高调地冠以个性化高考。延续了前两轮试验区依据高中新课程理念设计新高考方案的思路,浙江的新高考在考生个性化和自主选择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考试科目由过去的统一科目变成三种不同类型: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考核内容,重点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获得通用型知识的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三科考试基础上,增加技术科目测试,侧重测试实用技能。

三类考试形式,决定了考生的三种不同的求学方向。第一类为现行第一批录取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二类为其他本科学校(包括现行的二本、三本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三类为高职(专科)院校专业。考生报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报考的类别,也可以跨类兼报,比如兼报一、二两类或二、三两类,同时也可三类均兼报。

此外,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还在多次考试上做出尝试,首次设立高考英语听力和技术考试,放在平时进行,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

相比前几轮试验中出现的选做、选考等形式,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具有革新意识。分科类选考的出现给予学生更大自主权,不同水平的考生可选择自己适应的方向。也将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模式逐渐引向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实行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

分类考试是今后高考发展的趋势。刘海峰说,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透露出的改革精神已得到业内认可。如高职教育强调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像上海和北京就已经做了几年高职自主招生的试点,脱离高考,单独或联合进行考试,浙江的尝试就可以使一些考不上本科和重点线的考生,降低学习难度,选择高职作为求学方向。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英语听力放在高考期外考的做法也得到了刘海峰的赞赏,考生在高中阶段有两次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机会,取最好成绩。刘海峰认为,外语类考试稳定性比较强,起伏不会很大,听力不放在高考期间考,多次考试取最好成绩,分解了高考的压力。这已成为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一大亮点。

明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这意味着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作为教育部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刘海峰对高考改革一直持谨慎态度。他认为,高考改革是一个非常慎重的工作,不宜突变式的革命,渐进式的改良会优于突变式的革命。

在刘海峰看来,高考改革最好是在长远规划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推进,引起的震荡会比较小,学生和老师也容易适应,如果一些方案朝令夕改、翻云覆雨的话,会造成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毕业班的教学无所适从。

北京的新高考方案是一个比较符合中学课改时期,符合民众期待的方案。刘海峰表示,刚公布的北京新高考方案体现了在渐进的过程中进行改变,并不是突然变化,而是采取分步走,这样引起的社会震荡会比较小,具有相当可行性的。既体现了稳定性,又体现了一定的改革精神。

来源:京华时报

来源: 本站|www.jb1000.com 编辑: yuxiuyi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