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专家观点:中学语文教材正在回归常识
阅读: 884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0/9/9 8:28:55
分享到:
  新学期伊始,语文教材收录了哪些文章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昨天,一则《各地中学教材大换血,看看被踢出教材的课文》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雷雨》等20多篇承载几代人记忆的课文从教材中消失,引起了不小争议。(9月7中国新闻网)
  面对争议,有关负责人表示:“所选篇目不再以意识形态划分,而是让语文教材回归到语文、回归到人文”。这样的解释是有道理的,“政治挂帅”的年代已经远去,“让语文教材回归到语文”,意味着社会理性的勃发,更是时代和社会回归常识的折射,是教育理念的日渐透明和开放。
  曾经,由于外力的强力干预,语文教材对文章的选择失去了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语文教材出现了随意化而失去了稳定性,出现了粗浅化而失去了典范性,出现了政治化而失去了基础性。“让语文教材回归到语文”是时代变化的必然,也是文化开放性而非封闭性和排他性的显现。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的人类生活系统,它既不能离开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也不能脱离世界文明体系,更不是画地为牢的自我封闭,否则,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教育过程极易呈现出排他性和封闭性。
  叶圣陶先生在他和夏丏尊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的序言里说:一个青年将来必将和各种各样的文字接触,如果只顾到目前情形的适合,对于他们的将来也许是不利的。犹之口味,他们目前虽只配吃甜,将来难免要碰到酸的、苦的、辣的东西。预先把甜、酸、苦、辣都叫他们尝尝,也是合乎教育的事。美国当代一位著名的课程专家在批评传统人文主义学派时说,传统的人文主义在竭力追求课程内容的纯而又纯的同时,却使自己衰败到最为狭隘和最为贫乏的地步。这对我们的语文教材编选都不无启发,也是“让语文教材回归到语文”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 现代快报 编辑: kostbar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