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高考作文点睛:创造有章可循
阅读: 813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0/8/16 14:52:20
分享到:
  一、遵循“合理模式”
  创造究竟容不容许模式化呢?任何创造都是在一定限制下实现的;任何创造也都是在一定模式下完成的。无论是作文体裁还是结构,所有的新巧与个性,都在“合理模式”中展现。现行高考对应试作文唯一一项保持不变的要求是“不少于800字”,竞赛作文受时间所限,大体也局限在千字上下。而千字左右短文是存在着合理模式的。这个模式可简略归总为八个字:“两个主体,互不雷同”。开阔创新的思路,往往凭借合理的模式展开;有了合理的模式框架,就有了创造性思维展开的平台。
  “两个主体,互不雷同”,可以有助于克服中学生写作常见的毛病,有助于中学生突破自发的不合理的写作模式。中学生写作的一大毛病是虎头蛇尾,这已经构成一种习惯模式;另一毛病是趋同从众,于是很轻易地构成了一种跑题模式;中学生写作还有一个毛病是干瘪无味,只忙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却无暇顾及作文是否血肉丰满、花叶茂美。
  无论虎头蛇尾、趋同从众,还是干瘪无味,都是思维的自发行为,是思维懒惰的表现,是创造性不能发扬的障碍;“两个主体,互不雷同”,就是以“自觉”取代“自发”的合理模式。
  所谓“两个主体”,就是指一篇千字内短文的主体部分应由两个部分构成,这两个部分是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具体片段。所谓“互不雷同”就是指构成作文主体的两部分,在构想和行文上要有变化,不要做简单重复。“两个主体,互不雷同”,既是针对文章结构方式,又是针对语言思维方式;这两个方面具有多种变化形式,适合考场灵活应用。同学们在备考期间写好三四百字的作文片断,是实现“两个主体,互不雷同”的基础。把“两个主体”中的每一例,当成一个作文片段去写,写足300-400字,从一方面减轻了写作,这项创造性思维劳动,给同学带来的心理压力;从另一方面,当然更容易写得具体些、生动些,或说。可以调动、鞭策、迫使同学写得更具体和细致些。
  二、关于“个性体裁”
  文体不限仍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因为限定写某种文体,一不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二对考生有潜在的不公正,三在阅卷中标准不易掌控。同学们在考场上要注意体裁的要求,在备考中要体现并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高考命题作文一项必然的突出特征是“大文题,小文章”,基于这一特征,要求同学们必须努力写出实用型作文精品。考场作文所可能有的限定,无非是议论文和记叙文两种形式,二者的分类与文学体裁的分类可以兼容,并不矛盾。题材就是作文的表现形式,是以比较恒定的公认模式分类,让同学们在不同的选择中展示个性才能。
  作文的结构是作文的组织和构造,在安排情节和组织材料的方式上要稳中求巧,从而体现自己的个性才能。在备考中,确定自己应考作文样式,学习揣摩,反复练习,力求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培养自己的胆识,既要有决心,有不可少了感悟。
来源: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编辑: kostbar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