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这里描述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海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 ……客商艰于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反映当时
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 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
3. 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849
1855
1863 306
331
867 44
133
437
3400 142099
142357
300500 8584
52547
157191
964309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4.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 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 起。材料现象最能说明
A.周天子已丧失“共主”地位 B.诸候间的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C.宗法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D.分封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5.“科举制在形式上初步实现了平等竞争,为大批的社会下层人士提供了一条凭个人努力而入仕为官的途径。”材料主要说明了科举制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实现了社会阶层平等
C.加强了中央政府执政力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6.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