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来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来,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2. 中国是纸币的故乡,产生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600多年。然而,当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的时候,英格兰银行的纸币已经通行于世界,而中国却仍然用白银和铜钱作为货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①政府曾滥发无信用纸币,造成纸币信用崩溃
②海外贸易繁盛,白银相较纸币更具流通优势
③海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原料易得
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最合理、论证最严谨的是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甲
|
阅读《战国策》,发现秦国“以牛田”记载
|
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的观点
|
乙
|
参观“中国船文化博物馆”,了解宋代越洋航船的制造工艺、规模
|
得出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的结论
|
丙
|
翻阅论述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
|
提出“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观点
|
丁
|
查阅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
|
得出“海禁政策曾间断实行”的结论
|
① 甲 B.乙 C.丙 D.丁
4. 关于三元里抗英歼敌数目,在中方文献中有“十余人”,“百余人”,“二百余人”,“七百四十八人”等诸多说法,其中以“二百余人”一说最为流行。综合英军的资料来看,英军损失人员约在5人左右。对这些差异颇大的统计数字,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 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历史意义不足挂齿
② 双方数据都带有主观因素,最好找到第三方数据进行印证
③ 三元里抗英的规模可能不大
④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也就无所谓真伪
A.①④ B. ②③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