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镇江模拟)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有一位年轻的《莱茵报》主编,面对莱茵省议会通过将农民未经林木所有者同意的拣拾枯枝行为视为盗窃的法案,面对莱茵省总督就摩塞尔地区酿酒农民破产原因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使他感到有些困难。这位主编,就是马克思。
材料二 从1850年9月到1853年8月,马克思为了收集资料,每天早晨9点准时来到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直到晚上7点才回家,中午只用一块面包充饥。不管风吹雨打、春夏秋冬,每天都是如此。
材料三 马克思是思想上的富有者,却是经济上的赤贫户。他的一生几乎是在贫困潦倒中度过的。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常常囊空如洗、衣食无着,有时穷得连稿纸也买不起,他有三个儿女在童年因生活贫困而夭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谈谈你对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认识。
2.(2011·浙江自选模块)A、B两企业原本是规模相同且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A企业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经营管理,企业发展蒸蒸日上。而B企业只是作了局部的设备更新,生产效率提高慢,价格缺乏竞争力,企业发展步履艰难。
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分析A、B两企业的不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