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分封制度被破坏
B.新社会制度已确立
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已被废除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战国时期,晋被一分为三,史称“三家分晋”,这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新的社会制度,等级秩序延续整个古代,贵族特权在古代一直没有废除,故B、C、D三项与材料不符。
答案:A
2.《钱氏家训·家庭》载:“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反映出古代家族( )
A.具有广结善缘的行举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行善济世的乡风礼俗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如果家庭富裕了,就应该提携宗族、设置私塾、赈济亲朋等,体现的是宗法血缘关系,说明古代家族浓厚的宗法观念,选C项。
答案:C
3.“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这种现象的出现渊源于古代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道教 D.佛教
解析:坟是先人入土为安的地方,“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说明中国人注重血缘关系,崇尚祖先,这是宗法制影响的结果。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