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重庆高考)隋唐时期,淮水以北新增的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芍陂 C.通济渠 D.邗沟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郑国渠是战国时期修建的,可排除A;芍陂和邗沟都是春秋时期修建的,故B、D两项均可排除;只有C项通济渠符合题意。
答案:C
2.(2007全国高考)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解析:“武周之代李唐”被称之为“社会之革命”要联系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历史影响及地位来分析。武则天掌权时注重广揽人才且不分士庶,要求唯才是举。这种做法为庶族地主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方便。靠才能走上政治舞台的人,更了解社会实际,更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
答案:C
3.(2011新课标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 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 “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 “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 …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