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庆市示范中学联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
①“仁”是儒家最具特色的核心观念和价值取向,儒家仁学包含应对世界三大基本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或社会、人与内心世界的内容。这三个关系各有侧重,但同时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从生命以及生命伦理的角度来看,所谓“仁”,既是作为生命主体之一的人对自身生命的了悟,也是对所有生命个体以及作为生命化存在的整体宇宙的情感认可和价值肯定。儒家的仁学、仁政绝不仅仅局限于人伦的范畴,更不具有西方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相反,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仁学、仁政,是在生生不息的宇宙论背景下,贯通天人之际、兼具天道与人道,符合中国天人一体观念的学术体系。
②智者的心灵是总是相通的,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认为人类对植物动物以及其它生命的尊重和感通是仁心发露、成就道德人格的心理基础,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道无言,但通过春夏秋冬的交移、寒暑昼夜的更迭,万物自然生长繁衍加以体现。人道效法天道的生生之德,也无需过多言说矫饰,而是以仁者爱人、仁者爱物的方式,协助上天,“参赞天地之化育”。孔子和弟子们外出,看到路边一群野鸡飞起,盘旋落下。面对这充满生机、自由自在的生命体,孔子忍不住流溢出无限赞美之情:“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论语•乡党》)孔子在野雉的飞旋落下中领悟到生命的自由自在。孟子则在动物的生死间看到仁心的基础。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