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一:新与旧
一、研读新考纲、明确新课标,分析高考试题,研究共性与变化,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课程改革催生出了新课标、新教材、新内容、新理念、新要求,这一系列的“新”就是我们备考的着力点。虽然旧教材、旧考纲已退出备考的舞台,但在教学中,已有的知识体系、教学理念、备考思路还时不时的牵制、影响着我们。要破解新与旧的矛盾,当务之急是尽快熟悉新的考试模式、性质、形式、特点及要求,积极探索、推陈出新。
虽然是新考纲、新课标,但不难发现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基本思路,命题者所关心的社会问题与原有的考纲有相似之处,特别重要的是,考查的依据(理论知识)大部分是相同的,因此,反思历年高考试题,研究10年备考,对教学和复习至关重要。在研究中对比历年考纲、高考题,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1、整体研究——找共性;
(1)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基础性强,答案呈回归课本的特点。
尽管高考试题时代感强,但通过对答案的分析,体现“高起点、低落点”的特色,即以热点为背景材料,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以教材知识为基础,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之间关系的把握及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得分要点全部是课本基础知识,这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问答题,表现的都很突出。如:试题所涉及的经济常识中的价值规律、市场经济理论、国家宏观调控、对外经济关系;企业如何经营,消费观、科学发展观、供求与价格、价格与生产等;哲学常识中的尊重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辩证法、人生价值的实现;认识的发展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文化生活中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认识、文化的作用等;政治生活中以公民、政府、政党为主体的内容;选修中联合国、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关系等都是学科的主干知识,这些主干知识在前几年高考中也经常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