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两为天。”与“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A.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 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2.哲学是“智慧之学”。在古汉语里,知识的“知”字通假“智”,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
A.发挥哲学智慧不断揭示具体领域的规律
B.离开具体知识对整个世界进行深入思考
C.对丰富的具体知识加以概括、总结和反思
D.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推动具体知识向前发展
3.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例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意象”反映了
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主观创造
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C.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现实的东西变成意识
D.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4.庄子曰:“精神出于道,形本生于精。”与这一观点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精神不是万能的 B.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D.月圆则亏,水满则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