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建议
1.学习本节内容首先是要掌握三个经济地带的地理分布,各经济地带的范围及组成的省市区要结合中国政区图加以识记,同时结合区位特征、地区特征加以识记,如东部经济地带包括除台湾省外的所有沿海的省市区和北京市(不临海),西部经济地带包括西北地区的5个省区和西南地区的5个省市区。
2.学习本节内容要注意统计图及统计数据的运用。一是根据三个经济地带田)P的增长、三个地带的发展水平比较和三个地带田)P所占比重的变化,总结三个经济地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二是根据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与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差异的关系。
3.要注重对经济地带性差异形成原因的分析,可将三个经济地带进行成因比较。如对三个经济地带自然原因的分析如下表:
自然原因
|
东部地带
|
中部地带
|
西部地带
|
气候
|
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
生长
|
大部分地区湿润半湿润,雨
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
|
多属干旱区和高寒区,不利于农业
发展
|
地形
|
地势低平,比较有利于开发
利用
|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较有利
于开发利用
|
多数地区海拔较高,或地形崎岖,不
利于农业开发
|
地理
区位
|
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
利的海运,区位优势明显
|
距海较远,不利于对外开放
|
距海较远,长期处于比较闭塞的状
态,区位条件很差
|
潜能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