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培养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
2.熟知原子的构成,会正确计算微粒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微粒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难点: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总结归纳法、分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导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生】原子
【讲解】阅读课本,梳理总结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
【生】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总结了一些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质量比例关系,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道尔顿和他的原子结构模型-坚实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用实验方法测出电子的质量不及氢原子质量的千分之一(后进一步确定为氢原子质量的1/1836)。
汤姆生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结构模型-葡萄干面包式:平均分布着带正电荷的粒子和带负电的电子
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在其周围高速运动,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有核模型或行星模型:带正电荷的核位于中心,质量主要集中在核上,电子沿不同轨道运转。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研究了氢原子的光谱后,根据量子力学的观点,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称为原子轨道。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
玻尔研究氢原子光谱,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玻尔模型:电子在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