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教材安排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承前”表现在前面学习了“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概念,对不同性质的力都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可以对不同的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启后”表现在力的合成是“矢量运算”,为后继学习物体(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和 “运动分析”做好知识储备。可见,《力的合成》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理解力的合成需要掌握一种方法,那就是等效的方法。本节课从合力和分力概念的提出入手,师生一起通过实验探究和合作讨论,找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即“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师生共同探究的实验过程中得出,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分析,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掌握。
【学情分析】
合力与力的合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就已经初步涉及。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的概念,对“力”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矢量的学习,对“矢量”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知识储备。但是高中物理新接触的知识,“矢量运算”并非简单的代数加减,而是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学生难以想象;“矢量运算”涉及的几何和代数等数学方法,对学生一提出较高要求,这些都给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