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殷商甲骨卜辞内容大多和以商王为核心的贵族决疑于卜筮有关;到了春秋时期,卜筮的原则发生改变。据郑玄《礼记注》载:“(卜筮者)当正己之心,以问吉凶于蓍龟。不得于正,凶则卜筮其权也。”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人将道德因素加入卜筮中 B.人的道德决定了卜筮的结果
C.周代延续商代对鬼神的敬畏 D.周人利用卜筮维护社会秩序
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一书中指出“礼”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反过来“礼”的形成又稳定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的社会秩序。这体现出“礼”的实质是
A.衡量道德修养的规则 B.固化社会等级的差异
C.社会上层的行为规范 D.维系社会稳定的手段
3.《左传恒公二年》载:“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下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段记载反映出
A.重本抑末观念的萌芽 B.宗法制度利于国家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