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化学品的外包装上常印有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性标志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 B. 汽油 C. 酒精 D. 氯酸钾
【答案】C
【详解】A.浓硫酸有强腐蚀性,是腐蚀品,故A正确;B.汽油着火点低,易燃,是易燃品,故B正确;C.酒精易燃,是易燃品,不是剧毒品,故C错误; D.氯酸钾易分解产生氧气,易爆炸,属于易爆品,故D正确;故选C。
2.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蒸馏、萃取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萃取、蒸馏 D. 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A
【详解】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是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物质,用分液方法分离;②39%的乙醇溶液中水与乙醇是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用蒸馏方法分离;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可以根据碘单质容易溶于有机物CCl4在水中溶解度不大,而CCl4是与水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用萃取方法分离,故合理选项是A。
3.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下列有关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 282
B. 6.02×1023个青蒿素分子的质量约为 282g
C. 1 mol 青蒿素的质量为 282 g•mol﹣1
D. 282g 青蒿素中含有 15 个碳原子
【答案】B
【详解】A.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 282g/mol,故A错误;
B.6.02×1023个青蒿素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质量约为282g,故B正确;
C.1mol 青蒿素的质量为 282 g,故C错误;
D.282g 青蒿素中含有 15 个碳原子,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 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B. 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做豆腐
C. 观看电影时,从放映机到银幕有明显的光路
D. 江河入海处常形成三角洲
【答案】A
【解析】
【分析】
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常见的胶体有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雾、云、烟、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土壤等。胶体的性质有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和胶体的聚沉。
【详解】A.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和胶体无关,故A选;
B.豆浆属于蛋白质溶液,是胶体,加入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做豆腐,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故B不选;
C.有灰尘的空气属于胶体。观看电影时,从放映机到银幕有明显的光路,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故C不选;
D.江河水中混有泥沙,有胶体性质,海水中有NaCl等电解质,所以在江河入海口处会发生胶体的聚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三角洲,故D不选。
故选A。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6H+ = 2Fe3+ +3H2↑
B. 铁片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 +Cu2+ = Cu +Fe2+
C. 氢氧化镁溶于盐酸:Mg(OH)2+H+ = Mg2+ +2H2O
D.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 + 2H+ = CO2↑ + H2O
【答案】B
【解析】
A、 铁与稀硫酸反应只生成Fe2+ ,故A错误;B、铁片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将铜置换出来,生成Fe2+ ,故B正确;C、氢氧化镁溶于盐酸:Mg(OH)2 +2H+ = Mg2+ +2H2O,原方程电荷不守恒,故C错误;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 = CO2↑+ H2O+Ca2+ ,CaCO3难溶于水,不拆,故D错误;故选B。
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高考必考点,注意看三点:拆不拆,不以自由移动离子形式参加反应的不拆;平不平,看反应前后的同种原子数目和电荷量是否守恒;.行不行,看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6.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 16 g B. 32 g C. 64 g /mol D. 32 g /mol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