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出版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有关“五金”的内容:“??????黄金美者,其值去黑铁(生铁)一万六千倍,然使釜、鬵(xín,一种炊具)、斤(这里指菜刀、镰刀、锄头等)、斧不呈效于日用之间?????? ??????贸迁有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明代使用的釜、鬵一类的炊具都属于青铜合金
B. 添加了铬、镍的不锈钢菜刀和农具使用后即使不保养,也不会生锈
C. 金属的另一个用途就是铸成钱币作为贸易交往中的流通手段
D. 黑铁在空气中发生的腐蚀主要是化学腐蚀
【答案】C
【解析】
【分析】
“黄金美者,其值去黑铁(生铁)一万六千倍,然使釜、鬵(xín,一种炊具)、斤(这里指菜刀、镰刀、锄头等)、斧不呈效于日用之间?????? ??????贸迁有无”意思是,“最好的黄金,价值要比黑铁高一万六千倍,然而,如果没有铁制的锅、刀、斧之类供人们日常生活之用,??????,金属的另一种作用是铸成钱币,作为贸易交往中的流通手段”,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明代使用的釜、鬵一类的炊具都属于铁合金,故A错误;
B.不锈钢制作就是在普通钢中添加铬、镍等元素改变了钢铁内部结构,不锈钢不容易生锈;家里用的农具是铁合金,如果没及时冼干净后晾干,铁能与氧气、水分同时接触,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容易生锈,故B错误;
C.金属可以用来铸成钱币作为贸易交往中的流通手段,故C正确;
D.生铁的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错误;
故选C。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中含有4NA极性共价键
B. 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C. 向1L0.5mol/L盐酸溶液中通入NH3至中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此时NH4+个数为0.5NA
D.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标况下,当阴极生成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液体,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因此不能确定含有极性键的数目,故A错误;
B. I-还原性大于Fe2+,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氯气先氧化I-,不能确定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数目,故B错误;
C. 向1L0.5mol/L盐酸溶液中通入NH3至中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根据电荷守恒,n(NH4+)=n(Cl-)= 0.5mol,所以NH4+个数为0.5NA,故C正确;
D.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极先生成铜,再生成氢气,标况下,当阴极生成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大于2NA,故D错误;
答案选C。
3.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 花生油属于混合物,液氯属于纯净物
B. 醋酸、烧碱和过氧化钠分别属于酸、碱和碱性氧化物
C. 煤的气化与液化均属于化学变化,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D. 氢氧化铁、有色玻璃和果冻都是胶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花生油为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液氯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氧化钠还生成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煤的气化与液化、干馏都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氢氧化铁为纯净物,不是胶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胶体为混合物,注意区分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铁胶体。
4.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结论
|
A
|
某气体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气体一定是NH3
|
B
|
某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成无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C
|
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
该溶液一定含有CO32-
|
D
|
某气体完全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
该气体一定是H2S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某气体的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该气体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即氨气,A项正确;
B. 二氧化硫、乙烯等无色气体均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错误;
C.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溶液中可能存在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所以该溶液中不一定存在大量CO32-,C项错误;
D. 某气体完全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该气体可能是H2S、氢气或甲烷等,D项错误;
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