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重点) 2.[科学思维]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重心的概念.(难点) 3.[科学思维]了解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一、力和力的图示
1.运动状态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用速度来描述.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了,不管是大小还是方向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使物体产生形变.
3.力的矢标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表示
(1)力的图示:能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
(1)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的大小.
(2)重力的计算公式是G=mg,公式中G是物体的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重心
(1)定义: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决定因素: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在宇宙中,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强度随物体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弱.
2.电磁相互作用:电荷和电荷,磁体和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在原子核内把质子和中子紧密地保持在一起的作用力,它的作用范围约10-15 m,超出这个界限该力已经不存在了.
4.弱相互作用: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力,作用范围与强相互作用相同,但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6倍.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力可以离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单独存在. (×)
(2)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
(3)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4)重力的方向也可以表述为指向地心. (×)
(5)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2.甲、乙两拳击运动员竞技,甲一拳击中乙肩部,观众可认为甲运动员(的拳头)是施力物体,乙运动员(的肩部)是受力物体,但在甲一拳打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特殊情况
B.此时的受力物体是空气
C.甲的拳头、胳膊与自身躯干构成相互作用的物体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C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存在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只要有力产生必然存在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甲运动员击空了,但在其击拳过程中,其拳头、胳膊与躯干的相互作用系统内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力,故选C.]
3.(多选)关于三角形均匀薄板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板三条边的垂线的交点就是它的重心
B.薄板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就是它的重心
C.悬挂薄板的细线的延长线一定通过重心
D.薄板三角形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就是它的重心
BC [薄板三条边中线的交点是它的重心、垂线和角平分线的交点不是重心,悬挂薄板的细线的延长线一定通过重心,故B、C正确,A、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