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是( )
A.推进近代文化的发展
B.揭示社会矛盾,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C.讴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风貌
D.歌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新成就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共同纲领》规定了“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并提出了“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以澎湃的激情,讴歌祖国的革命和建设。故选C项。
答案:C
2.“文化大革命”是一个是非颠倒的年代,许多中外非常优秀的文艺作品被贴上了“封、资、修”的标签,遭到查封。其中“修”是指( )
A.西方的民主思想 B.三民主义思想
C.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D.苏联当时的主流思想
解析:“文化大革命”期间,中苏关系也极其紧张,中苏论战不断。中国称苏联为修正主义国家,把当时苏联的主流文化称为修正主义文化,同样把中国国内的一些优秀文化称为变节的修正主义文化,故选D项。
答案:D
3.“教育革命”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文革”期间“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国家至少少培养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
①教育要从本国国情出发 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③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④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教育革命”的实施,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问题颇多。“文革”动乱对教育破坏严重。①②③④都是在历史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结论,均符合题意。
答案:A
4.(2019·衡水安平中学月考)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现许多有深刻社会影响的口号、标语等。下列口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民公社好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科教兴国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解析:①是1958年提出;②是1956年提出;③是1995年提出;④是1983年提出,依据时间排序,D项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