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中国近代五种经济形态
经济形态
|
产生条件
|
发展概况
|
历史影响
|
自然
经济
|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
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消灭
|
封建性质;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
外国
资本
主义
经济
|
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清除
|
凭借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洋务
经济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
|
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民族
资本
主义
经济
|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1956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经济力量
|
官僚
资本
主义
经济
|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战期间迅速膨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没收
|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针对训练]
1.(2019·泉州一模)1920年后,中国的棉花进口量猛增,开始由出超转为入超。1931年,棉花进口量高达465万担,入超值达1.52亿海关两。从1922年开始,粮食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1923—1927年间粮食入超量年均3 842万担。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国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B.一战后列强加紧了资本输出
C.中国的外贸由出超转为入超
D.中国关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A [从材料信息看,1920年以后,中国的棉花、粮食进口量猛增,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中国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较快,对棉花、粮食等原料的需求迅速增加,这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棉花、粮食贸易转为入超,无法说明中国的外贸由出超转为入超,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关税问题,故D项错误。]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
[针对训练]
2.(2019·临沂一模)19世纪30年代初,一位中国商人描述了西人在广州的宴饮场景:他们坐在餐桌旁,大嚼生鱼肉;桌子的各个角都放着一盘盘不甚熟的肉,肉浸泡在浓汁里,需用工具把肉一片片切下来,放在客人面前;这些“番鬼”的脾气凶残是因为他们吃这种原始粗鄙的食物。这折射出当时( )
A.中西方社会习俗的碰撞与冲突
B.西方礼仪习俗在各通商口岸的传播
C.国人对待西餐的崇洋媚外心理
D.西餐推动中国城市文化空间的拓展
A [本题考查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冲突。从材料中明显可以看出,19世纪30年代初,中国商人对西方人饮食习惯的鄙视,这反映出中西方社会习俗的碰撞和冲突,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没有体现出西方社会礼仪的传播,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人对西方饮食习惯的鄙视与抵制,没有体现出中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西餐对于城市文化空间拓展的作用,故排除D项。]
近代西方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