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古代经历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家天下”制度开始的标志是( )
A. 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
B. 禹继承舜成为最高政治领袖
C.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禹的地位
D. 分封制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制度由此确立,故C符合题意;贫富分化首先是经济现象,且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已经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B属于禅让制,选贤任能,体现了“公天下”,故B不符合题意;分封制是地方管理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
2.武王灭商以后,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此外,还封纣子武庚禄父。从材料看,西周分封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
A. 开发国家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B. 安抚旧贵族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C. 勾连旧贵族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
D. 构成对殷人的合围之势提高王权
【答案】B
【解析】
西周分封这些人是旧贵族,分封旧贵族是安抚他们然后到达巩固西周的统治的目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次要目的而非主要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旧贵族与周天子不存在血缘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对殷人的合围而是安抚他们,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A. 所任官职名
B. 因功得到的封地
C. 母亲的族姓
D. 所在地方的地名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受封于商,子孙氏焉”,说明商鞅是由于在秦国变法的功劳,被分封于商地,因此以“商”为氏。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CD项。
4.考古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铸有“王族”“三族”“五族”“大父”“伯父”的族徽;甲骨文中记载有“大宗”“大示”“小宗”“小示”的文字和古代文献中所提的“帝—嫡”“介—庶”的词汇。这些字词反映了商朝
A. 出身决定了政治地位 B.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有机结合
C. 僭越礼制的现象频发 D. 已确立了基于血缘的嫡庶制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出现“大宗”、“小宗”等词汇,可以知道这反映出的是西周确立的宗法制。“帝—嫡”反映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