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解析 题目材料反映的是在苏联斯大林体制下,在开展工业化过程中,农产品与工业品比价大幅下滑和国家以大幅度低于成本价收购农产品的情况,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A、B的情况,故不符合要求;斯大林体制利用行政计划抛弃市场经济体制,故C错误。
答案 D
2.1964-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解析 1964-1982年间“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使计划经济体制更加僵化,活力衰退,故应选A项。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涉及政治领域,由此排除B项;C项是南斯拉夫改革的内容;D项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答案 A
3.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解析 “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等信息,反映了苏俄政权实行余粮收集制,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没有关系。
答案 B
4.《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