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麻阳县课程改革教育质量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代竹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 地方官员失职的现象十分严重
C.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 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秦朝 官员不是世袭的而是任免的,这是官僚政治的表现,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说明社会秩序并不稳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如果失职将被免职而非失职现象十分严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地方官员不仅仅是负责维护社会稳定,还有其他的职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免职、不世袭体现的是官僚政治的特点。
2.汉武帝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汉武帝采纳其建议。材料说明
A. 汉武帝开始推行察举制
B. 西汉政府加强社会思想控制
C. 西汉政府废除了诸子百家思想
D. 汉武帝从无为而治转向有为
【答案】B
【解析】
汉武帝认为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意在强调汉武帝是在加强思想言论方面的控制,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察举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废除了诸子百家思想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无为、有为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南宋哲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于宰相。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君主决策的失误
B. 使宰相制度渐趋完善
C. 进一步确立君主专制
D. 对宰相权利进行约束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