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1)二次革命:袁世凯“善后大借款”和宋教仁遇刺后,1913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2)护国运动: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引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和护国运动。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状态。
(3)护法运动: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孙中山又发起反对段祺瑞专权的护法运动,但最终失败。
2.五四运动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
(3)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中国共产党成立
(1)背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
(2)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第一次国共合作
(1)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意义: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了合作,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大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5.国民大革命
(1)进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发动以消灭北洋军阀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发展到高潮。
(2)结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