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2.成熟: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3.混乱: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
4.统一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不统一的状况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
(2)概况:秦统一后,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隶书也得到推广。
(3)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书艺历程
1.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条件
(1)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2)士人群体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2.主要历程
朝代
|
原因
|
主要特点
|
代表人物、作品
|
秦汉
|
秦统一六国,“书同文字”。汉代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
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多数是实用性文字
|
秦《泰山刻石》
|
魏晋
|
士人群体逐渐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改进
|
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
王羲之的《兰亭序》
|
隋唐
|
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
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既有草书,也有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
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
|
宋代
|
“重文轻武”,知识分子队伍扩大,城市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
出现各具情态的四大家,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
明代
|
城市工商业进一步发展,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
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
文征明、董其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