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号指的是国家称号,中国古代的国号就是朝代名称。一般国号源自原地、源于封爵、据发迹地等,以下朝代源于封爵的是
A. 秦
B. 隋
C. 元
D. 清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杨坚父亲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被奉为隋国公,杨坚承袭其父亲爵位,因此选项B正确;秦的国号源于封地,选项A排除;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选项C排除;清朝国号不是来源于封爵,选项D排除。
2.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
A.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弊大于利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项正确。题干强调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没有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排除A。分封制在历史上有利有弊,如在西周时期,利大于弊;东周时,弊大于利,因此B项不准确,排除。宗法制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
【点睛】解答观点类题最关键要把握住观点核心意思,不能受限于教材知识。本题学者观点强调分封制下会导致“家”“国”对立,士、庶民往往会效忠于家,因此有分裂隐患,从这一思路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