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日益破坏,其根本因素是( )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私田增多
C.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 D.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 )
A.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难以维持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 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
3.人类历史是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改革往往出现在社会矛盾复杂或激化的时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与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4.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两次变法,主要原因是( )
A.商鞅热衷于法家学说 B.秦孝公招揽人才,富国强兵的愿望
C.商鞅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D.商鞅出身贵族家庭,能力超群
5.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其主张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主要出发点是( )
A.增强秦国国力 B.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 D.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巩固统治
6.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有关(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7.“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导致其“怨望”的措施是( )
A.重农抑商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统一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