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从原始社会到21世纪的电子时代,其间发生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艰苦卓绝中谱写了多少英雄史诗,创造了多少光辉灿烂的文明。社会要进步,人类要发展,就需要我们学习、借鉴历史,还要不断地去发现、探索历史上的奥秘。中学历史课对于渴望知识,想了解人类发展轨迹和奥妙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门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课程。然而,我们大多数学生虽然喜欢历史,却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这是历史教育的悲哀,历史教师的悲哀!那么,将来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去激活历史课呢?以下结合我的实习中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认识。
一、教师要具有“又专又博”的知识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只知道一门社会科学,那就是历史科学”,这是从历史学无所不包、无不涉猎的角度来说的。既然如此,就是要求教授这门广博之学的教师,在具有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基础之上,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各科知识,不仅要掌握相关的政治、语文、地理知识,
而且要对数、理、化、生等理科知识以及艺术、体育、民风民俗有所了解。历史教师的素质概括起来就是专业而广博。专业而广博的知识可使教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至于在课堂上出现“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教学笑话。如在讲到辛亥革命失败标志时引用鲁迅《药》中的一句话“街市依旧太平”,来说明辛亥革命前后社会性质没有变化,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在学习工农武装割据时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以及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的政治观点,就能把知识提高到理论高度。在讲四五运动时提问清明节的时间及当时的天气,来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加深学生对这一特殊节气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印象。在平时工作中,历史教师本人不断更新知识、吐故纳新是必须的,如此天长日久,就会厚积薄发,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学生可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二、以学生为本,改进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学校实践中一个最严重的缺点,就是教孩子的时候,主要是一个人的工作。”传统历史教学的一大缺点正在于此,即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一节课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听得如坠云雾,暮气沉沉,缺乏活力,时间一长,学生生厌,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束缚,阻碍他们的能力发展。
“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表现,学习者的选择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为了激活历史课,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启发式、学习式、问题式、讨论式、研究探索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例如在实习讲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时,既要学生把从古到今有关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等内容列举出来,又要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各时期儒家文化和当时的现实关系如何?新文化运动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否对?传统文化在现阶段是否还有用?怎样正确评价传统文化?又如我在讲“美苏争霸”时,讲完争霸的原因、三个阶段及影响后,让学生举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发生的局部战争,并分析其原因。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这样教师积极主动地把课本中的知识与课外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使主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既可巩固知识,又可锻炼历史思维能力,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三、创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接受,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不仅使学生缺乏一个心理自由的空间,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压制。新形势下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教育观念相互渗透,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交织,就学校来说师生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古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如何传好道,授好业,解好惑,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较强的能力,最重要的还要善于处理好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处理不好,即使自己的学识再丰富,也难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既是学生的长辈,又是学生的朋友。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是要抛弃旧教育模式下高高在上的一面,给学生以爱的阳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要处理好这种关系,作为老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也就是说要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帮助每一个困难的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不仅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更是高尚品格的代表,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也是终身敬重的楷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按照教师职业规范去行事,做到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决不能利用师生关系为个人谋私利。其次,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还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身心最深刻的影响莫过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强烈的刻苦钻研精神,勤奋拼搏的意志力,严格的自律、科学的态度是一名教师必不可少的修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建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学生回答问题时,虽然会出现答不全或答不上的现象,但也是正常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时会冒出些所谓的奇谈怪论,教师不但应该允许,而且应该鼓励,关键是正确引导,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问题回答错了,不一定是学生错了,也是可能是老师错了,所以得慎重对待。错了不要紧,师生相互协商,共同探讨,找出原因,改而正之就是了。韩愈的《师说》这样写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如果真的能做到这样,这真的还能“教学相长”呢,严厉训斥和高压政策只能适得其反。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增加与学生们相处的机会。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另一面,从而形成一种信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具有不可重演性。适当、适量采用现代化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是要比“书本+粉笔+黑板+地图册”来得好一些。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视频、动画和图象等结合起来,既能产生直观、生动、形象等声像效应,又能使枯燥、抽象、不易理解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历史事件变得具体直观、具有感染力,使得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魅力,从而有助于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学习《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我们可放“七子之歌”以加深印象和理解,使学生感受香港、澳门被列强侵占后渴望回归祖国的迫切心情。学习《五四运动》一课时,可再现当时学生高呼口号,举着标语游行的场面,使学生如临其境、闻其声、见其人,感受时代氛围,进而认识当时学生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印度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泰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先生曾深情地说道:“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据此,我们也完全可以这样说,以陶冶学生的精神人格境界为根本追求的历史学科的课堂,则更应该是直接向学生不断“传送生命的气息”的最重要的场所。
我们只有树立起“生命课堂观”,建构起“思辩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和“生活化的课堂”,才可能实现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的和谐统一,也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课堂里,我们才能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才能够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它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从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的方向。”“历史学科实施创新,有其自身特殊的学科优势,因为历史教材中可供挖掘的创新教育素材很多,其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相比的。在历史教材中,大量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发明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他们为一种创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技术的发明,一种新理论的诞生……所进行的奋斗,对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无不具有启发作用。”
“那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这组要体现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所获得的信息和以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动用各种思维方式,客服思维定势,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的前提是“突破原有的思维思考定势,进一步挖掘创新思维;重视学生在
思考问题中的思维过程。”比如在实习过程中讲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真理问题标准”的谈论,谈到其背景涉及到“两个凡是”时,我并不简单的说“两个凡是”是一个错误的方针,而是从教材中挖掘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两个凡是”的提出是否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引出学生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同学们讨论,各抒己见,同学们联系所学的知识并大胆发言,认为当时中国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好不容易在党的英明决策下一举粉碎“四人帮”使党,国家,人民的生活开始走向正轨,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在思想路线上需要从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个人崇拜再也要不得,因此“两个凡是”的提出不符合中国国情,是错误的。我再提问:“两个凡是”的提出是要坚持毛泽东所作出的决策,难道我们不需要坚持毛泽东思想了吗?同学们说: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毛泽东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一个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一个除台湾等岛屿外实现统一的国家。从一个人民倍受欺凌压迫的国家,变成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走向经济繁荣、全面进步的国家。从一个在世界上被人看不起的国家,变成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重的国家。需要我们坚持,但毛泽东同志在“文革”是作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决策,不符合我国的国情,这就需要抛弃。最后我在总结并肯定同学们的谈论的同时说:“要判断一个观点是进步还是落后的,最重要的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看观点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分析“真理问题讨论“的背景,分析“两个凡是”进而引出同学们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使学生学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古语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人物,事件……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总之,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从自身做起,不断丰富积累知识,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激活历史课,真正提升历史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