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唐洧萍 本报记者 彭德倩
明天高考,为助考生更好地发挥,复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曹高举送上 “心灵锦囊”。
“头脑短路”怎么办?
最后一次模拟考中,考生小李出现了“临场昏”——面对试卷突然什么都忘了,大脑一片空白。他担心在高考中,也会重蹈覆辙,自己现在的心理压力很大。对此,曹老师表示,头脑“短路”现象,基本都是由于太过焦虑、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造成的。心理学研究发现,焦虑程度与水平的发挥,呈“倒U形曲线”。也就是说,适度的焦虑有益考试,但过度紧张,就会像一把“绷而不发”的箭,虽是临界状态,但无法前行。考生不妨先放下“我必须要考出来”的心态,不要强逼自己进入角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几个简单的深呼吸:大口吸气,慢慢吐出,一边想象着所有的不安、负荷,都随着这口气被倾吐出来。一般做个两三次,情绪就能放松很多。或者,望望窗外,也能起到减压的作用。
遭遇“卡壳”怎么办?
以往每年考试,总有考生遭遇“卡壳”——忽然被一道题难住,思路被“陷”在这道题中,影响整场考试。
专家指出,高考中碰到不会做的题目,原本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得满分的。遇到不会的,果断放弃,才能为之后题目争取更多时间。此外,也不要刻意让自己不去想未能做出的题目。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粉红大象”现象,让一个人不要去想 “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他十有八九会不停地想。因此,不要一味地试图“控制”情绪。碰到做不出的题,放不下时,可以先浏览一下试卷,挑出自己有把握一定会做的题做。注意力转移了,对那道“拦路虎”的“牵绊”就自然消失了。
一门考砸怎么办?
心理学家建议,考好之后不要对答案,忘掉这门考试。知道自己做对了固然好,但如果发现做错了,会产生懊恼、甚至自卑的消极情绪,对下一场考试是很不利的。我们常说“考完一门放一门”,就是为了不给自己施压,保证最佳状态迎接下一场考。
若确实考砸了一门,应尽量调整心理,避免消极情绪影响后面几门发挥。如,回家后,适当做些自己平时喜欢做的事。有的考生爱看动漫,可以翻个两三页;喜欢运动的,也可以进行些程度较轻的锻炼。有些考生心理调节能力较差,晚上担忧得睡不好觉,这时可以对自己说,“闭目养神也是一种放松”。在考试期间,对待已发生的问题,要学会接纳,再调整状态。要知道在水平相近的考生中,成功总是偏爱拥有积极心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