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6月3日电(记者史春东)高考临近,一些考生考前的体育锻炼活动被“打入冷宫”。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教师田川对此表示,考前保持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不会影响备考,还会对考生身心状态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但要注意锻炼方式防止受伤。
进入高考冲刺阶段,考生普遍压力巨大,甚至出现失眠、健忘等现象。“体育锻炼是很有效的减压方式,”田川分析说,“许多学校和家长不支持考生考前进行体育锻炼,认为其耽误时间且没有效果。其实紧张的备考会令大脑消耗很多营养物质,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新陈代谢加快,心率和血液流通速度会提高,可以让大脑从疲劳状态中解脱出来。”
田川强调:“体育锻炼可以暂时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平衡身体状态,是减压放松、宣泄不良情绪的不二选择。但要真正起到作用,运动方式的选择和强度把握上一定要注意。”
他说:“较之无氧运动来说,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比较合适,散步、慢跑、游泳、跳绳等皆可。锻炼时长每次在10分钟至20分钟,时间安排上可以灵活调整。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限度。”
田川最后提醒,对于平日喜欢足球、篮球的学生,临考时此类运动最好暂停,因为在发生身体对抗时容易滋生不良情绪。考前体育锻炼总体来说不应太剧烈,以免出现运动损伤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