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只剩下不到20天,正所谓“十年磨一剑”,眼下正是高考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根据多年经验,如果考生能够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充分利用好最后的时间,成绩还能提高一截。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究竟该如何复习调整?埋头做题与归纳总结哪个更重要?本期,我们邀请到知名专家就学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高考方面的问题做出详细解答。
冲刺抓专题训练 查漏补缺扎实基础
一些高三学生复习的唯一方法是便是不断做题,从一诊做到二诊,从三诊做到高考前一天。
对此,成都名师堂学校教学总监张丹秋说,最后10多天,学生复习绝对不适宜再埋头做题,而应将所学知识多梳理、总结归纳、提炼。特别是当老师讲解自己薄弱环节的题目时,要在头脑中迅速回忆相关知识点,想不起来就及时翻书,力争在冲刺阶段基础知识掌握有一个质的提高。此外,查漏补缺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要通过自己平常的解题发现知识上的漏洞进行强化训练。对一些知识,应采用高效记忆方法,如重复强化、交叉记忆、分记与整记、过度学习等。除此之外,考生在这段时间还应以按题型、题目的难易程度分类多进行专题训练,加强各知识板块之间的横向联系,全面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同时解题应该注意通法通用的解题思想,一法解多题,淡化解题中的特殊技巧,提高解题的稳定性。
答题“步步为营” 关键时刻懂取舍
每年高考都会出现一些成绩优异的考生考题未做完或明明会做的题却做错的情况。
对此,成都望子成龙学校校长蒋杨斌分析说,这是考生没有掌握好答题技巧的结果。蒋校长说,考生在高考答题时要做到“步步为营”,合理安排好时间。一般原则是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其次,在考试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基础稍差的考生要学会放弃,每张卷子力争将基础分拿到手。对于中等生则关键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抓选空题训练的提高,力争高考选择、填空题不扣分或者少扣分。对于那些在一本边缘徘徊的考生,则应在扎实基础的情况下,适当提高难度系数。对于尖子生,则应适当进行综合训练,以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此外,现在考题普遍综合性较强,当考生无法将各个知识点合理串联时,一定要舍得放弃,不要一心扑在后面的大题上,先把独立性知识点的基础题做好。
调节生物钟 确保考试处于兴奋状态
临近高考,许多考生出现盲目、忙乱的情况,整天心烦气躁,感觉到无所适从。对此,心理专家说,出现这种现象是考生缺乏考试信心的表现。在高考最后冲刺阶段,尤其是最后10多天里,考生除了必要的复习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心理调节,学会“将高考平常化,将平常考试高考化”,正确评价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此外,从现在起,考生还应调整生物节律,保证在上午9:00~11:00,下午3:00~5:00这两个时段头脑处于最佳状态,学习效率最高。注意调节情绪周期,使考试那几天正处于自己的情绪兴奋期。同时还应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安排体育锻炼和娱乐休息时间以及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
另一方面,考生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因此对于家长来讲,对子女的期望应是合理的,应符合考生的实际水平。否则,期望越大,考生焦虑越高,失望就越大。其次,考试期间要营造平常氛围,不要训斥、埋怨,也不要过多谈论考试,以幽默、平等的谈话方式交流,淡化紧张气氛,以便考生到时以一种“无压”状态进入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