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词语能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
[例5](2009年山西运城模拟试题)
离亭燕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获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张鼻: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
[题目]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
[答案]“浸”有浸染之意,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渗透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
[例6](甘肃2009年高三模拟考)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题目]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案]“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抒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四、词语能显性。所谓“显性”就是词语里能凸现人物性格特征。
[例6](2009四川模拟试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题目]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