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冯巩在春节联欢会上的一段台词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在相声界我影视最好,演员圈我导演导得最好,导演圈我编剧编得最棒,咱玩的就是个综合实力。实际上,对于专业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钱景”并不是十分明朗。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众多高校开始尝试着在本科阶段打造一批交叉性专业,以增加抵御“风浪”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水”,这些“一脚踩N船”的专业非但没有被淹没,反而正乘风破浪,一路高唱就业欢歌而来。其实,这就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交叉型的专业。
“热门”牵手型——
生物功能材料专业
上榜理由:在1998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王牌对王牌》中,两位美国最顶尖的谈判高手由陌生到熟悉,由对立到信任,最终强强联合,于重重“围堵”中揪出了隐藏极深的幕后黑手。这也让人们见识到了强强联手的威力。事实上,生物功能材料就是这样一个集材料学、医学、生物学等于一体的专业。
榜单解密:有人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另一些人则争论说,21世纪是材料科学的世纪。其实,无论哪方占据上风,都不会影响到生物功能材料专业的魅力,因为,生物功能材料专业就是二者的结合体,是集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本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材料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在生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的综合型高级技术人才。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我们就不难看出,该专业的交叉性、融合性非常地强。
作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重点学科,生物功能材料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与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相结合,开设有生物化学、生物医学工程、高分子化学、生物医学材料学、生物材料综合实验等专业课程,为了让学生对该领域有更为深入地了解,北京化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还开设有生物医用高分子改性、组织工程学、控制释放理论与应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环境材料基础等选修课程。
“薪路”历程:生物功能材料是一门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的交叉学科,就业面非常宽阔,学生可在生物材料、医药等领域从事产品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工作。如果毕业生不想工作,那么继续升学和出国深造的前景也非常广阔。
新老结合型——
网络经济学专业
上榜理由:在2004年的NBA总决赛中,老帅拉里·布朗带领一群活塞队的“坏孩子”在没有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力克阵容超豪华的湖人队,由此成就了NBA的一段传奇。赛后,人们在总结活塞队胜利的原因时提到,这是老少配的胜利,是一个“老人”与五个“坏孩子”完美融合的成果。将老少配的样式延续到专业上也同样适用,网络经济学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将老牌经济学与风行的网络技术完美融合,以老带新,重拳出击,正待书写另一段传奇。
榜单解密:由于传统的经济学是建立在匮乏不足的观念上的,所以经济学长期以来是被冠以“忧郁科学”名号。然而,当“忧郁科学”遇上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个“新新人类”,也变得活力十足了。
网络经济学专业是近几年的一门新兴的研究网络环境下经济活动的交叉学科,其原意是把网络与经济学结合起来,用网络来反映经济问题,通过网络来构架经济模型。它的研究内容跨越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领域,是典型的交叉性学科。
作为一个经济学与网络计算技术兼容的交叉学科,网络经济学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很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其中,网络经济学、网络金融学、信息经济学、软件项目管理等课程都是既渗透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又涉及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内容。
另外,网络经济学的培养目标也体现出了极强的学科的交叉性。由于该专业是立足于经济学基础理论,同时兼顾网络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具有文理结合的交叉学科性质。所以,该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功底,同时还具有系统的网络技术知识技能,是实践能力很强的复合性、实用性人才。学科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高校的青睐,目前,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上海财经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等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薪路”历程: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为我们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网络经济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调查显示,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兼具网络技术与经济理论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少,相关数据表明,“全国网络经济方面人才的缺口近100万,仅从金融这一个行业来看,人才缺口至少为3万人左右。”巨大的人才缺口为网络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他们的职业“钱景”勾勒出了灿烂的边框。
“草根”旺盛型——
草业科学专业
上榜理由:“草根”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个网络词汇,意思是底层的、小人物的,与主流和精英相对应。2007年热播的《士兵突击》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草根人物许三多在得到众人的帮助以及经历风雨之后,最终突击成功,成为“兵王”的故事。相似地,草业科学专业所依托的也正是这样一群所谓的草根专业,像作物学、畜牧学以及环境保护学等,但是这些草根专业们经过整合之后,也像许三多一样,爆发出了惊人的生命力。谁说草根不疯狂,谁说草根不招人喜欢,草业科学专业正用自己的高人气向人们证明:草根们也有春天!
榜单解密:草业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古老是因为它作为农业、畜牧业等的物质基础,早已存在;年轻则是因为它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到高校的课堂,却时日不长。现在,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门真正朝气蓬勃、“钱途”无量的学科,随着该学科的深入发展,绿色将再次充满我们的视野。
草业科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性专业,综合性极强,这一点从它所涉及的学科就能看出来,它融合了农学、生态学、草地学、草坪学、土壤学、畜牧学、植物营养学、环境保护学等众多学科,而且这些学科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相互融会贯通的关系,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性非常强,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将影响该学科的整体水平。
草业科学极强的综合性也给该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四年的学习,毕业生除了要掌握草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农业生物学、草地生态学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由于草业科学还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校期间,学校还会设置专业实践课程以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比如牧草栽培技术试验、草地调查与规划、种子学与种子检验、草坪基质的土壤营养搭配、牧草病虫鼠害调查等等。事实上,这也是该专业综合性的重要体现。千万不要以为上实践课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据该专业的相关毕业生介绍,在上实践课时,学校一般都会将学生派到高尔夫球场、高级足球场、绿化园地甚至草原等场所去“学以致用”,怎么样,亲爱的同学,当你听到这里是不是已经不为实践课愁眉苦脸,而是没事偷着乐了吧。
“薪路”历程:在这个“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代,绿色正逐渐消失于我们的视野中,然而,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却日益迫切。如何调节这对矛盾?这就需要草业科学专业的“绿色使者”们来努力了。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城建园林部门以及许多大型专业化公司对草业人才的需求都十分迫切。一些国际知名的草业公司,比如荷兰百绿公司、美国农业生物科学公司等已抢滩中国,招兵买马欲雄霸一方;而国内一些迅速崛起的草业公司,比如郑州兰星草坪园艺有限公司、沂蒙山草业有限公司等也不甘落后,于是广纳贤才,欲一绝高下,这些都为拥有草业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创意无限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上榜理由:相信看过2008年贺岁大片《梅兰芳》的人,都对里面的邱如白印象深刻,他懂艺术,懂经济,懂管理,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甚至可以夸张地说,梅大爷正是遇上了他,艺术生涯才得以如此炫目多彩。其实这也正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内涵,具备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等能力。
榜单解密:说起文化产业,大部分人都会感觉比较陌生,但是说起美国迪斯尼的“米老鼠”,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事实上,“米老鼠”就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典型范例。现在,它已为美国带来“超过一千亿美元的巨大利润”。
文化产业是一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的本质就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综合现代科技技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因它的广阔发展前景,文化产业也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和“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策的倾斜,中国的文化产业日益令人瞩目;中国文化产业的长足进步和巨大发展潜力,显示出自身的强大召唤力和蓬勃生命力。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具有专业知识的文化产业管理与经营人才的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鉴于此,教育部于2004年首次批准了山东大学、云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设置本科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50多所高校开始招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门不同于传统的文化教育专业的新兴专业,它将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结合起来,特别强调综合性、渗透性和学科的交叉性。这一点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赵兴胜的介绍中就能体现出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立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以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国家文化资源的有效管理、文化市场的科学的运营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另外,从专业的课程模块设置上也充分体现出了该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文化资源类课程、文化产业创意策划经营类课程、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类课程、文化产业实践类课程等都是兼具文化艺术学科和管理、经济的特征。这对于培养既了解艺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大有裨益。学生毕业后,可在文化产业、媒体、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比如电视台的制片人,演艺界的经纪人等等。
“薪路”历程:与许多传统学科在就业市场上“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情况相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谓“映日荷花别样红”。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个“黄金产业”,根据我国已经公布的数字来看,2004年,我国的文化消费量是6410亿元,2005年7050亿元,2006年7760亿元,2020年可能达到29460亿元。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文化产业人才的供给明显不足,人才的短缺也使得不少用人单位提前到学校招贤纳士,“预定”人才。
包罗万象型——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上榜理由:无论是天下霸唱的《鬼吹灯》,还是尼古拉斯·凯奇的《国家宝藏》,再或者是安吉莉娜·朱莉的《古墓丽影》,这些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主角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当他们接触到心中的宝藏时,当他们要保护这些宝藏时,他们是那么渊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生百态,他们似乎就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其实,他们的这一特点也正是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特点的一个艺术提炼,该专业教育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文、理科交叉,理、工科渗透,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完美结合。因此说,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绝对是一个包罗万象型的专业。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上榜理由的话,那就是:用百科全书般的智慧来保护历史的印记,不牛都不行!
榜单解密:正如上榜理由所揭示的那样,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这门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数理化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又要掌握文物保护材料应用、文物材质分析和文物保护修复等实际操作技能,要文、理兼备,融会贯通。文物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文物古迹因自然力作用所造成的破坏,而文物的构成材料是包罗万象的,这就要求文物修复人员在保护文物时要采用多种自然科学的方法,并且还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以及较高的艺术修养。
由于最初的文物保护工作都是以工匠的形式在博物馆出现的,因此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才陆续开设了该专业。目前我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并不是很多,主要有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首都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大学等。从高校的分布情况上也不难看出,历史文化遗产丰厚的区域该专业比较盛行。
从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能看出该专业极强的综合性。一般情况下,学校除了开设有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文物修复与保护实验、古建保护与维修等文物保护的课程外,还开设有GPS与无线电探测、金属焊接与表面处理、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材料学与古代冶金、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等理科课程,有的学校还设有中国书画、中国科技史、中外建筑史等课程,充分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
我国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文物大国,拥有各级文物藏品1200多万件,这令我们骄傲和自豪。然而,由于缺少高素质的文物保护专业人才,我们看到的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艳丽丝织品颜色日渐暗淡、重庆大足石刻受酸雨影响风化严重、数百万件精美的饱水竹木漆器依然泡在水里、咸阳出土的一批色彩鲜艳的彩绘陶俑色泽日渐暗淡……
“薪路”历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主任杨军昌在2004年介绍说,陕西虽是文物大省,但在一线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人员不到70人。敦煌文物保护所副所长苏伯民也非常沉痛地指出,由于懂壁画修复技术的专业人员十分奇缺,所以有近500个洞窟无法及时修复。其实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不必在预测什么工资薪酬,分析什么专业“钱景”了,尽一份炎黄子孙的责任,就值得我们去为了保护祖先的遗产而奋斗拼搏。
榜单所介绍的只是一部分交叉型专业,还有科技防卫、农业工程、项目管理等等专业都是新兴的交叉专业。这些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拓宽了知识面,可使学生不局限于自己的学习方向、不拘束在惟一的专业内,成为多方位发展的全才!